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17: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

23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 ,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 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可编辑-

精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24 麦 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可编辑-

精品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品味语言

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四: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

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可编辑-

第一课时

精品

第一课时

一、 复习词语:

1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 组内交流。 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 日积月累: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一、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 口头交流展示:

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 习作: 1 精彩回放: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 学生习作:

-可编辑-

精品

教师启发思路。 教师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独立进行修改 3 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可编辑-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yhn8mx3v47hq70zb090vngk58yn6010d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