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江夏興化軍城黃氏祖譜
清光緒戊戌賜進士翰林院編修軍城中庸廿六世孫黃彥鴻謹撰 譜例 一 黃國古圖 二 軍城墨圖 三 古跡碑記 四 黃氏本始 五 祖譜序跋 六 江夏列祖 七 先祖像贊 八 家傳世系 九 軍城世恩 十 祭文誌銘
臺灣軍城黃氏祖譜 軍卷 一 黃國古圖 軒轅黃帝像 二 軍城墨圖 江夏莆陽黃岡古圖 三 古跡碑記 資聖院碑記
黃氏其先光州固始人晉元帝渡江遷之福唐今候官黃巷即舊時所居之地唐肅宗時剌史岸複遷莆陽涵頭黃巷及廣業裏碧溪之黃皆其分派也黃巷有黃璞黃蟾二當昭宗時同入崇文館爲校書郎世世子孫多有仕宦東黃乃倜之子滔爲禦史裏行近代又得公度魁天下自是連登桂籍者每不乏人我碧溪黃氏始祖讞與峰倜峻峰皆昌朝子也由巷分支而來正妙應大師之族讞之子曹按唐忠義傳有黃碣者乃峻之子曹之從兄也董昌之亂碣以忠義諫死詔贈司徙曹以亂隱居不仕有田數頃餘移舍碧院北三子曰俶曰佩早珍珍之後有子曰祐爲四門學正祐生達達生三子季曰寵爲大理評事寵之子曰中庸爲太常院卿遷軍城居由始祖至九世而有徹乃太常院卿適孫也曩吾太常有記因回祿之變歲月浸久恐後世不知所以徹時爲宰官進士平江縣知如此於予子孫亦
無愧焉
宋知岳州來江縣事十三世孫徹謹識 步雲書院誌
吾軍城黃氏步雲書院始建于宋哲宗元符庚辰年仲春爲吾軍城初祖文正太常公黃中庸所建有梅蘭步雲軒太平塔授業齋仙人居石碑坊興庀材舉賢儒置學田講學授徒于梅蘭公題曰書院菊竹陶人性禮樂詩書啓後賢有心扳丹桂著意步青雲有詩選在莆風清籟集簪纓繼美四代聯登八進士實乃六世聯登十二進士子曰偊特奏進士孫曰徹曰龍曰鍾曾孫曰豐曰府元孫曰熏曰燾曰安石曰偉玄孫曰真曰邠七世孫曰蓋曰桂吾宗望族也自莆陽始祖抵中庸十有一代其行字伉儷與夫顯晦之跡分徙雜葬之紀俱詳明合前而觀代無外遺喜有所稽克慰素志斯公而上者自獻公居廣業裏碧溪其顯者曰龍嶼大魁族定公大壤樞相族國鎮侄祖舜公而六傳至贈侍中諡文正太常卿中庸公遷軍城而分五房長曰偊侍禦房居城西雷山析居遊洋龍溪次曰仲迪功房居漳郡之溪山析居永春之漳溪季曰修翁源房居來蘇之何岩析居後坑四曰佃朝散房居花園馬巷析居田尾五曰伸承事房居南寺西石馬之雙牌自有熊氏黃帝至餘曆一百有十五代前者有所稽後者有所徵子孫當以敦本爲念念以親族爲心則斯譜重修尚有冀於若而人也目書諸首簡而並告之於後
軍城文正太常卿黃中庸玄孫岸十五世孫江西提學竹坡居士宋甯宗慶元庚申年仲春之吉百拜謹書
軍城黃氏祖祠建置碑誌
軍城黃氏祖祠由平南大壤樞相族祖舜公鳩族倡建於興化軍城西仙小行宮梅蘭雷山巷小山後由長房賜進士潭州知府時宜公諱豐暨進士漳州幕府參軍定齋諱鍾公祭其事明洪武戊寅年秋明廣信知府翰林學士永公複修金墩廟古讀書亭鳩集倡建祠宇以祀始祖宋進士平海軍節度判官通奉大夫贈侍中諡文正中庸公在天之靈逢年正月初五日軍城雙牌石馬仁山花園馬巷田尾荔浦步雲遊洋龍溪臨漳西林溪山漳溪坑園何岩湘溪諸族子姓詣祠拜謁祖先敬致祭嗣祠於興化軍城城西延陵裏雷山巷黃梅蘭步雲書院之東側坐太平山雷山之麓而朝鳳凰山堂文正公廟相望塑清惠黃中庸神像配像贊附周氏敦誼夫人雕像歲時頂禮翌年自宋迄清後圮宋平江宰常明公江西提學竹坡居士維之西風雨罔或間堂構屢次聿新白杜孝子五經博士大器公致祭嗣光祿寺卿桂公合請井濱河南僉事士觀禮部主事獻可理學約仲公捐俸配享置祀田塑長沙縣君陳宜人神像于金墩祖祠歲時頂禮俾奉香火並致族孫陽泰書族長樾文以供祀事是祠也吾清惠府公五房之鼻祖福德隆矣元蒙古教授十四致政公明廣信知府學士長治永公龍遊知縣應公嘉靖已丑裔孫刑部尚書葵峰恭肅公增建步雲書院讀書亭仙小行宮毗鄰萬曆甲午裔孫南京禮
部尚書儀庭文簡公重修金墩祖祠明崇禎庚辰裔孫禮部尚書明起毅庵公以逢年正月初五日爲忌辰鳩五房子姓金身董其役軍城其源遠荔浦裔孫贖地倡建軍城大宗于雷山巷清初翰林志遴公捐貲助修太平行宮桂茂自此門閭高且大訖尊宋洋中厝大治公鼎力修葺厥後兄庠士寅候公續葺康熙庚戌壞於雨草裔孫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錫袞集衆捐俸修葺棟梁藉以不廢壬戌浙江武林裏黃氏裔孫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次辰雪庵公慨然引爲已任鳩拓建祀田配享乾隆壬戌大興千頃堂撰修官編虞稷公萬卷樓探花叔琳公繼美重修復拓軍城祖祠曠地增構梅蘭文正小宗以供祀事壬午祖祠告竣是祠建以報先賢宗功祖德而七房子孫修之溯之水源本木以追遠合族者也近遠七房枝繁葉茂長翠焉以蔭七房賢能接踵起世胄蜚聲實維英靈疊振光家邦而耀閭裏溯吾中庸公原系宗嫡自鼎建軍城祖祠固守祖居長房雙牌鋪南山豐公裔孫增擴聿新效力尤多循牆傴倭糜第恐風雨剝蝕久複漫漶爰志其概俾軍城黃氏後人謁祖之有所考繼之葺之新之則先祖太常卿贈侍中諡文正清中庸公千秋萬載書香源遠流長今值光緒庚子正月初五日吉時太常卿侍中文正中庸公華辰面軍城五房績學多才人文尉起之無窮永固軍城祖祠告竣族請於餘餘愧才疏而學淺複謹誌於此數言爰以爲志以告後昆水港竹塹府清賜進士編修軍城太常中庸公廿六世孫彥鴻謹識 謁祖詩
駿馬登程出莆陽 任憑黃巷立綱常 年深異境猶吾境 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勿忘黃岸公 晨昏當薦黃獻香 但願中庸多庇祐 俾我黃府裔熾昌
四 黃氏本始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由身而上有小宗之祖有大宗又有大宗所從出之祖追而紀之以垂於後猶言山必本之昆侖沂河必源之積石也爰述本始
黃氏出自嬴姓帝舜時東夷部落之首曰伯益乃帝顓頊之苗裔因助禹治水有功而被帝舜賜姓嬴氏伯益之裔十四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曰嬴姓十四氏其黃氏于商末周初封爲子爵又曰黃子國在今光州定城西十二裏有黃國故城在吾黃望出江夏安陸僖十二年春秋時楚國爲霸僅黃國敢之抗衡周襄成王鄭初癸酉年黃國爲楚所滅其後黃國子孫遂以國爲氏峻碣環三代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因仕焉碣居言路有直聲後遷禦史中丞兼節度副使分其子孫散處居他郡今永福候官閩縣城東烏石山
麓之道山邵武下浦城碧溪江西上饒南城臨川金溪多其後也 宋知潮州府事十六世孫龍嶼熙叟自求謹識
一世 夏朝 始祖有熊氏居軒轅總部落號黃帝少典之子建夏朝故都壽百有十歲配夫人金天氏西陵氏葬陝西黃陵縣中都橋山子廿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長子昌意
二世 昌意金天氏號少昊軒轅次子配蜀山氏壽百歲葬山東曲阜城東雲陽山子顓頊 三世 顓頊昌意子字祖仲賜嬴姓配若水姬氏騰奔氏壽九十八歲葬山東濮陽子卷章 四世 卷章顓頊子字有自配有莘女嬌氏子臯陶
五世 臯陶卷章子字孝祖號大業協夏禹治水有功受虞禪位壽百歲葬浙紹興府會稽山禹陵配虞氏子伯益
六世 伯益臬陶子字員融事夏禹在位三載後禪讓帝位于夏啓配金氏有子六長太康次陸終季仲康四少康
七世 陸終伯益次子字天際號吳回兄帝太康失國弟複焉受封于河南潢川定城西二十裏黃國壽六十有一配金氏鬼方氏子昆吾
八世 昆吾陸終子字起龍號王相徙商丘封江夏郡王配嬴氏子淵公 九世 淵公王相昆吾子字湘若號本宗居晉國周靈王已酉年卒配姬氏子帝杼
十世 帝杼淵公子號南陸配虞氏子槐
十一世 槐公帝杼子字菜公舜帝甲申年有虞封候爵於光州潢川定城爲故黃國之始祖配嬴氏子芒
十二世 芒公槐長子字萃公號女修配嬴氏子泄公 十三世 泄公芒長子字芬公號祖沖配姬氏子扁駟 十四世 扁駟泄次子字蜀公配嬴氏子廑勤 十五世 廑勤扁駟長子配堯氏子根 十六世 根公廑勤次子配舜氏子崇軒
十七世 商朝 崇軒初名尹號阿衡根子官宰相配嬴氏子梁伯 十八世 梁伯崇軒長子配姬氏子祖甲 十九世 祖甲梁子配商氏子攸
十二世 攸公祖甲長子號汝鴻配曹氏子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