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洁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 头颅手术、心脏手术 C 异物植入手术 D 气性坏疽截肢手术 E 高龄或免疫缺陷者手术
65、《消毒技术规范》中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微生物包括(ABC)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葡萄球菌 ? C.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D.表皮葡萄球菌
66、《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和组织落实哪些有效的控制措施(ABCD)
A.对病人作适当治疗 B.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C.必要时隔离病人 D.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67、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BCD)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 C.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D.废弃的被服。
68、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BCD)
A.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废弃的血液、血清 D.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69、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损伤性废物?(ABCD)
A.载玻片 B.玻璃安瓿 C.医用针头、缝合针 D.备皮刀 70、以下物品属于药物性废物有哪些?(ABCD) A.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B.废弃的免疫抑制剂 C.废弃的可疑致癌性药物 D.废弃的致癌性药物 71、 以下哪些物品属于化学性废物?(ABCD)
A.医学影像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B.废弃的过氧乙酸; C.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D.废弃的戊二醛消毒剂 72、标准预防措施正确的是:(ABCD) A、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29
B、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时必须戴手套 C、可能会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外科口罩、防护镜,穿保护衣 D、防范利器伤
E、摘手套后不方便可以不洗手
73、医疗废物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包括: (ABCD) (ABC)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类别 D、重量或数量 E、处置方法及去向 74、可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有哪些?(ABCDE)
A、乙肝 B、丙肝 C、艾滋病 D、梅毒 E、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75、防止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利器伤的正确做法是:(ACD、) A、利器盒应放在利器使用处,保证针头等离开病人身体后立即放入 B、医生为病人进行穿刺操作后,应把针头一并包入穿刺包内,由护士来处置 C、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必须回套时应单手操作 D、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时间为:(BCDE)
A、在暴露后的第2周 B、在暴露后的第4周 C、在暴露后的第8周 D、在暴露后的第12周 E、暴露后的第6个月 77、手术时预防应用抗菌素给药方法正确的是:(ABE) A、清洁手术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诱导期给药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术中给与第2剂 C、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
D、清洁-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用药时间至72小时 E、污染手术应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用药时间
78、下列哪些抗菌药物作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ACDE)
A、头孢吡肟 B、头孢他啶 C、万古霉素 D、多粘菌素 E、亚胺培南/西斯他丁 79、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后预防措施为:(BCDE )
30
A、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无关
B、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C、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者,无需处理;
D、以前接种过疫苗,没有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E、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抗体不充分,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80、以下哪些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BCD ) A. 新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 D、重大职业中毒
81、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 ( ABC ) A.高度危险物品 B.中度危险物品 C.低度危险物品 D.无菌物品 82、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其医疗废物种类可分为几类:( ABCDE )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E、化学性废物。 83.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何部门报告?(A)
A.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四、判断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
2、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
3、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 4、速干手消毒剂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
5、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 ) 6、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7、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
31
8、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
9、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
10、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
11、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
12、脂肪液化属于手术切口感染。(×)
13、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的感染可以诊断为切口感染。 (√ )
14、不发烧的普通感冒不是医院感染。(√ )
15、常用的消毒方法分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3大类。(√ ) 16、碘伏属中效消毒剂。(√ )
1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18、清洁-污染手术:是指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的手术,例如消化道手术。(√ )
19、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20、标准预防是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采取的一系列基本预防措施。(×) 21、手套可以有效阻隔病原体传播,戴手套操作可以不用洗手。(×) 22、 MRSA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23、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24、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低于肘部。(×)
25、接触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26、取用无菌包之前应该洗手。(√)
27、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28、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9、新生儿经产道发生的感染不属医院感染。(×)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