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多那泰罗 文艺复兴时期公认的第一位雕刻大师和文艺复兴之父 ( 意大利) 他是米开朗基罗以前最杰出的雕刻家 被称为“文艺复兴的雕塑之父”
成就 他在1430年左右,用青铜制成的《大卫站在被杀巨人旁边》像,是继古代之后首次创作的真人一般大小的裸体雕像,这尊划时代作品有些使当时的人感到不安,所以数年间没有同样作品出现,其实它并非全裸,还穿着靴子和帽子。他把大卫表现为削瘦结实的青年,他虽没有希腊雕刻的发达肌肉和运动家的体型,但确依旧传递了古典精神。
八年后,多那泰罗为教堂的钟楼制作了一座名为《南瓜头》的先知雕像,这是最象真人的一座雕像,但不知道他做的是谁。
他在《希律王用施洗约翰的头送礼》这面浮雕中,如果我们用古典或中古标准来看,也许以为构图似乎不太好,因为故事中心(刽子手将圣约翰的头献给希律王)太靠左侧,大部分人物又在右侧,中间显得有些空虚。但我们立即可以明白,多那泰罗留出空白的用意,这是因为当时人们看到这令人恐怖的人头时,使大家惊讶而出现的躲闪姿态。因而产生了朝向两侧的动作。在浮雕后面的拱门,它引导我们深入到王宫后面去,在这里作者把绘画中的空间感用浮雕表现出来,这可能较早运用这种手法。他把透视学的科学原理成功地在浮雕上得到了运用。
奥古斯特·罗丹作 《思想者》 (法国)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这尊雕像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
地狱之门
尼古拉.披萨诺 他在布道坛的雕塑上表现了《基督降生》、《博士来拜》和《基督受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