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③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⑤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绿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④ D.②④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区分蚕丝线与棉纱线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HCl气体 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鉴别NH4NO3、CaO、NaCl三种白色固体 实验操作 灼烧闻气味 通过NaOH溶液 相互刻划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能得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 通过图探究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
B.通过图探究实验,黄铜与铜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
黄铜,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金属
C.通过图探究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 通过图探究实验,铜生锈的条件:水是其中一个因素
7.有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在煤气灶的点火开关中已经使用到了这种高科技的陶瓷材料,只要用旋钮给压电陶瓷片施加压力,压电陶瓷片就会产生10kV~20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则这种“压电陶瓷”属于( )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
D.超导材料
8.称取5.00g锌粉,放入100mL饱和硫酸铜溶液(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0g/100gH2O)中,搅拌,完全反应后过滤,用水洗涤滤出固体2~3次,然后加热烘干固体,称量其质量为5.00g,可能的原因是( )
A.置换反应不完全
B.混入硫酸锌
D.混入硫酸铜
C.烘干时部分铜被氧化 A.方便添加木柴 C.增大氧气的浓度
9.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钛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 D.甲醛溶液用于浸泡海产品 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D.合金都是化合物
12.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饱和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现象 A.稀盐酸 稀硫酸 有气泡冒出 饱和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 酚酞试液 变成红色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Na2CO3溶液 13.地壳中含有的氧、硅、铝、铁。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容易失电子形成阴离子 B.铁的原子序数为55.85
C.铝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3O2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14.恩施州盛产富硒茶,除了硒含量高以外,茶叶中含有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
B.茶氨酸是由26个原子构成的
C.茶氨酸中碳、氢、氧、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4:3:2 D.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15.同学在配制食盐溶液时,发现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