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1: 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错
2: 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 正确3: 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 错
4: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 对
5: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 错
6: 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
7: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8: 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错9: 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正确
10: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对
1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错12: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 错
13: 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 错
14: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15: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 错16: 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 错
17: 出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刘、马等人的个人品质、素质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关系不大。错18: 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 错
1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 对
2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 绝对没错
21: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 错22: 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放屁
23: “苹果广告”说明思维应突破常规,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对
24: 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错)
25: 进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需求。正确
26: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错27: 学生无权评价教师。( 错)
28: 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 正确
29: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 正确
30: 一般认为,强调三维目标就意味着否定“双基”。 显然错二、单项选择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B )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
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 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1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 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1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 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B )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2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B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2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