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8:11: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分qí 确凿 .2.古诗文默写。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论语》)

(7)《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开学那天,在一群报到的新生当中,我注意到一名女学生眼皮异常浮肿,肿胀处红红的,好似戴了一个怪异的眼罩。我趋前, (关怀、关心)地探问,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一脸不耐烦,粗声粗气地回答:“过敏啦!”说完,掉头便走。对于她这种毫无礼貌的反应,我与其说生气,不如说纳闷儿。 不久后,她在呈交上来的日记里吐露心声:

“由于对某种迄今还查不出来的食物过敏,我的两边眼皮肿得好像塞进了两个彩色气球。已经两年多了,医生束手无策,我难过得很。偏偏许多好事之徒不停探问,把我看成一个怪胎。有时,我真难堪得想扯对方的头发!”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摇头叹息,这个女孩子,也太不懂事了,怎么竟将别人的关心看作“好管闲事”呢?我觉得她不但眼皮敏感,连心也敏感。

几个月后,我在烹饪时,不慎烫伤了手臂,留下了一个颇大的疤痕。旧友新交,无不殷殷探询。开始时,我总是耐心地解释、再解释,然而渐渐地不行了,同样的话讲了又讲、说了又说,着实厌得嘴巴抽筋。后来,索性在手臂处贴了一块胶布,有人关心探问时,我便笑眯眯地说:“我昨天去献血啦!”对方骇然惊问:“怎么会在手臂上这个部位抽血呢?”我又微笑应道:“这就叫做不同凡响嘛!”看对方的疑惑表情反而成了我的 (乐趣、兴趣)。想起那名女学生,我对她两年来所受的委屈感同身受。 有时候,总得穿穿别人的鞋子,就知道那鞋子磨不磨脚呀!

jué 别 贮 蓄 .lì 临 粗犷 .不求shèn 解 人迹罕 至 .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指降职;题目中是“龙标”和“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均指当年被贬为龙标尉的王昌龄。

B.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如《天净沙?秋思》,其中“天净沙”是曲牌,“秋思”是题目。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其中《咏雪》出自《言语》篇,文中“未若柳絮因风起”表现谢道韫聪慧而有才辩。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家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尊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二、阅读

5.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③?”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④,岂⑤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⑥。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②焉:哪里。③之:到……去,往。④虽乐:虽然(在这里)很快乐。⑤岂:难道。⑥强:强盛。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君与/家君期日中 C.元方/入门不顾

D.魏于是乎/始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尊君在不 .②相委而去 .③元方入门不顾 .④天又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期日中 .

B.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D.①饮酒乐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乃往,身自罢之。

(5)【甲】文中“友人惭”的原因是 。【甲】【乙】两文共同提倡的美德是 。 6.古诗词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早春景象,烘托出一种伤感的气氛。

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震惊和惋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将明月人格化,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抒发的感情深切而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②是日,饮酒乐 .②吾与虞人期猎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动人。

D.这首诗不仅采用了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手法多样,而且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50s8e7m455t2h95x553fre38hic9011a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