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类比推理,我们类比直线OE的方程为
,分析A(0,a),B(b,0),C(c,0),P(0,p),我们可
以类比推断出直线OF的方程为:【解答】解:由截距式可得直线AB:直线CP:两式相减得
,
,
,
.
显然直线AB与CP的交点F满足此方程,
又原点O也满足此方程, 故为所求直线OF的方程. 故答案为:
.
【点评】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10.(5分)(2008?江苏)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行(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考点】归纳推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观察图例,我们可以得到每一行的数放在一起,是从一开始的连续的正整数,故n行的最后一个数,即为前n项数据的个数,故我们要判断第n行(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可先判断第n﹣1行的最后一个数,然后递推出最后一个数据. 【解答】解:本小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前n﹣1行共有正整数1+2+…+(n﹣1)个,
即个,
因此第n行第3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3个,
即为
.
5
【点评】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11.(5分)(2008?江苏)设x,y,z为正实数,满足x﹣2y+3z=0,则【考点】基本不等式.
的最小值是 3 .
【分析】由x﹣2y+3z=0可推出【解答】解:∵x﹣2y+3z=0, ∴
,
,代入中,消去y,再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即可.
∴=,当且仅当x=3z时取“=”.
故答案为3.
【点评】本小题考查了二元基本不等式,运用了消元的思想,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12.(5分)(2008?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
的焦距
为2c,以O为圆心,a为半径作圆M,若过椭圆的离心率为
.
作圆M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则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抓住△O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建立a,c的关系,问题迎刃而解.
【解答】解:设切线PA、PB互相垂直,又半径OA垂直于PA,所以△O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解得故答案为
, , .
6
【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3.(5分)(2008?江苏)满足条件AB=2,AC=BC的三角形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2 .
【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设BC=x,根据面积公式用x和sinB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余弦定理用x表示出sinB,代入三角形的面积表达式,进而得到关于x的三角形面积表达式,再根据x的范围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解答】解:设BC=x,则AC=x,
根据面积公式得S△ABC=AB?BCsinB =×2x
,
根据余弦定理得cosB=
=
代入上式得 S△ABC=x
=,
=,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有,
解得2﹣2<x<2+2.
故当x=2时,S△ABC取得最大值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当涉及最值问题时,可考虑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定义域等问题.
14.(5分)(2008?江苏)f(x)=ax﹣3x+1对于x∈[﹣1,1]总有f(x)≥0成立,则a= 4 .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这类不等式在某个区间上恒成立的问题,可转化为求函数最值的问题,本题要分三类:①x=0,②x>0,③x<0等三种情形.当x=0时,不论a取何值,f(x)≥0都成立;
3
7
当x>0时有a≥,可构造函数g(x)=,然后利用导数求g(x)的最大值,
只需要使a≥g(x)max,同理可得x<0时的a的范围,从而可得a的值. 【解答】解:
①若x=0,则不论a取何值,f(x)≥0都成立;
②当x>0,即x∈(0,1]时,f(x)=ax﹣3x+1≥0可化为:a≥
3
设g(x)=,则g′(x)=,
所以g(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 因此g(x)max=g()=4,从而a≥4;
③当x<0,即x∈[﹣1,0)时,f(x)=ax﹣3x+1≥0可化为:a≤g(x)=
在区间[﹣1,0)上单调递增,
3
,
因此g(x)min=g(﹣1)=4,从而a≤4,综上a=4. 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含参数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考查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利用导数和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等知识与方法.在讨论时,容易漏掉x=0的情形,因此分类讨论时要特别注意该问题的解答.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90分) 15.(15分)(2008?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x轴为始边作两个锐角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A,B两点.已知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求tan(α+β)的值; (2)求α+2β的值.
,
.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分析】(1)先由已知条件得tanβ;
最后利用tan(α+β)=
解之.
;再求sinα、sinβ进而求出tanα、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