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理解大数的意义,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法,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2、经历多位数的读写练习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说出大数的意义。 会正确读写较大数。
教 法:组织练习,质疑解难。 学 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填一填。
①、四百二十,四百四十,四百六十, ,五百,五百二十,, ,五百八十。
②、二十万二千,二十万, , ,十九万四千, (2)、读出下列各数。
43200432 读作: 4020000 读作: 8000080 读作: 700254800000 读作: 指名读一读,并说一说应该怎样读数。 (3)、写出下列各数。
三百零五万八千 八千二百万八千 写作: 写作:
二百三十万七千四百 六百万零五百八十 写作: 写作: 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 议一议:较大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指导练习 (1)、读出下面个数、: 450230 30017600 350609000 ①、学生练习本上给每个数分级,然后读出这些数。 ②、请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450230 读作:四十五万零二百三十 30017600 读作:三千零一万七千六百 350609000 读作:三亿五千零六十万九千 三、巩固应用 (1)、读出下列各数。
造卫星每小时飞行28440000米。 火箭每小时飞行16200000米。读作: 。 读作: 。(2)、写出下列各数。
三十六万零四百只。 写作: 。 二十万五千只。 写作: 。 七万五千零八十只。 写作: 。 (3)、连线。
七百零七万零七百 七百万零七百零七 七百零七万零七
9
。 7070007 7070700 7000707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 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有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 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题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
北京 1382000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 澳门 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
提问: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 反馈交流
观察例题,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 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 精讲点拨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13820000、1001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10
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
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五、当堂训练
1、教材第9页第1题 2、练习册第1题 六、课堂小结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国土面积
9600000>1660000>1220000>450000>100000 10000000000=100亿 9600000=960万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国土面积(较大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 法:创设情景,质疑引导。 学 法:探究体验,归纳发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数据,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三、精讲点拨
第八页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以为单位的数(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 四、当堂训练 教材第9页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1
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原数末尾的4个0去掉,在余下的数末尾写上“万”字;
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原数末尾的8个0去掉,在余下的数末尾写上“亿”字。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近似数
教学目标 :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 法:创设情境,引导启发。 学 法:分析思考,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
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精讲点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四、反馈交流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五、当堂训练
1、练一练1、2、4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