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七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1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理解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明确编制报表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结账的方法、对账的内容、账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熟悉财产清查的方法;了解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

二、 教学重点 1.期末账项调整;

2存货盘存制度;

3.发出存货的计价;4.对账; 5.账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三、教学难点

1.期末账项调整及调整的内容;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3.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五、教学时数 8课时

参考文献

1. 吴玉林,王怀明,程晓陵主编 , 新编基础会计学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2.03 ,

2. 朱小平 徐弘编著.初级会计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杨玉红 基础会计学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05

4. 谢晓燕,李崇刚 编,基础会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1

第一节 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编制报表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期末账项调整、财产清查、结账和对账。

一、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

1、要以权责发生制为标准,对账簿记录中的有关收人、费用等账项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正确地反映本期收人和费用,正确计算本期的损益。

2、以便及时编报报表,以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以便掌握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真实情况,保证报表资料的准确可靠。

二、编表前准备工作的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编制报表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期末账项调整。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人、费用,为正确地计算结转本期经营成果提供有用的资料。

2.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包括:结算款项是否存在,是否与债务债权单位的债权、债务金额一致;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是否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以及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3.编制工作底稿。通过工作底稿的编制,汇集编制报表所必需的资料。应该指出编制工作底稿的目的只是为了保证迅速地提供高质量的报表,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会计工作。如果能够及时提出准确的报表,也可以不编制工作底稿。

4.对账。通过对账保证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5.结账。通过结账,计算并结转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第二节 期末账项调整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为正确地计算并结转本期经营成果提供有用的资料。期末需调整的账项内容分为以下几类:①应计收入的账项调整;②应计费用的账项调整;③收入分摊的账项调整;④费用分摊的账项调整。

一、应记收入的账项调整

(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企业在本期已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商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理应获得属于本期的收人,但由于尚未完成结算过程,或延期付款等原因,致使本期

2

的收人尚未收到。

平时按照谨慎性原则,收人要到现金收到时,才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到了会计期间结束,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标准对虽然已经实现,但未收到现金未人账的收人进行账项调整,通过账项调整将其作为本期的收人人账。这种已经实现,尚未收到现金的收人,称为应计收人。应计收人主要包括应计业务收人、应计利息收人等。

例题:应收利息p171 二、应计费用的账项调整

(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企业在本期已耗用,或本期已受益的支出,理应归属为本期发生的费用。 平时企业为简化会计处理,费用要到现金支付时,才进行会计处理。因此会计期间结束,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标准对已经发生,但未支付现金未人账的费用进行账项调整,通过账项调整将其作为本期的费用人账。这种已经发生,但尚未到支付日翔的费用,称为应计费用。对于企业来说,费用发生后,企业就有了支付现金的责任,从而形成企业的负债。所以,对未人账的费用进行调整的同时,还须调整企业的负债。应计费用主要是应付服务费、应付税金、应计利息等。

例题:应付利息p172

三、收入分摊的账项调整

(本期已收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款项的账项调整) 本期已收款人账,因尚未向付款单位提供商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不属于本期收人的预收款项,是一种负债性质的预收收人。在计算本期收人时,应该将这部分预收收人进行账项调整。

按照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人的确认原则,虽然企业已经收到现金,但尚未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笔收人也不能作为企业实现的收人人账,而应将其作为履行义务期间的收入处理。因此,每个会计期间结束,都应对预收收人进行调整,将已实现的部分调整为本期的收入。这种已经收到现金,但尚未交付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收人,称为预收收人。对预收收人的账项调整取决于预收收人的人账方法,如果企业在收到预收款项时,能可靠地预计在当期能够实现的部分,可以在人账时将当期可实现的部分直接记人当期的收人,则首期的预收收人不必进行调整,调整以后各期的预收收人;如果企业在收到预收款项时,不能可靠地预计在当期能够实现的部分,则须对各期的预收收人进行调整。

例题:预收账款 p173 四、费用分摊的账项调整

(本期已付款,而不同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的账项调整) 本期已付款人账,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费用,在计算本期费用时,应该将这部分费用进行调整。

3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大量的先支付、后受益的事项乙这些支付在先、发生在后的费用,称为预付费用。预付费用的支付与发生的时间不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称为收益性支出,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称为资本性支出。属于待摊费用的收益性支出在现金支出时,不应记人当期的费用,而作为递延到以后的会计期间;属于资本性支出在现金支出时,不应记人当期的费用t而应该作为资产在以后各受益期间摊销记人各期费用。

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共同特点是: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在时间上晚于经济业务的发生。预收收人和预付费用的共同特点是: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在时间上早于经济业务的发生。

例题:预付保险费 p174 账项调整结转利润之后处理p174

第三节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的内容包括:库存现金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数与银行对账单是否一致;结算款项是否存在,是否与债务债权单位的债权债务金额一致;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确认、计算;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一致;其他需要清查、核实的内容。财产清查的会计处理是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的。

财产清查的作用:p175 (一)财产清查的分类

1、按清查对象的范围进行分类

财产清查按其清查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全面清查就是对属于本单位或存放在本单位的所有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各项债权债务进行全面盘点和核对。对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要逐一盘点、核对。

(2)局部清查。局部清查就是根据管理的需要或依据有关规定,对部分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行盘点和核对。

2、按照清查的时间划分

财产清查按照清查时间是否事先有计划,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临时)清查。

(1)定期清查。定期清盘就是按事先的计划安排时间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行的清查。

(2)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事先并无计划安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七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的文档
第七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cy948uky20sz43252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