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6:59: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课件的使用和选择原则应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2、课件在课堂的切入点应以不影响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

3、课件的科学性,是指整个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是否符合课程的规律,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提高艺术性,注意趣味性,但必须首先是具有科学性。这是一个课件能否正常使用并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模式二,“网络教学模式”。

即教师和学生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查询有关资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研讨的教学活动。网络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它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三个主要特点。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的自身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学”,将单纯的教师的“教”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式的过程,为实现学生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条件。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基本流程:

1、利用网络教室的半自主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选择性的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网站,利用网络教室环境,指导学生访问该网站,进行自主学习。之所以称之为半自主模式,就是学生浏览的网站的内容是教师在互联网上经过精心选择和编排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但不利于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能力的发展。

网站展示:鸟的天堂、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等。 教学设计展示:鸟的天堂、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等。 2、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自主性学习

5

这种协作交互学习模式,突出师生与生生的互动学习。即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探索,然后利用网上论坛,进行交互讨论,让每位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互帮、互学等多向互动,形成协作参与的学习过程。最后,要求学生对论坛的问题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建构新知,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师生交互学习的目。

流程:提出任务→自主搜索→网上论坛→整理信息→构建新知

例如:在班队活动课中,教师提出了“上网利弊大家谈”的论题,同学们收集资料,在学校网站的论坛或聊天室中各抒己见,教师也参与其中,适时加以引导,让同学们在相互的讨论中明白上网的利和弊,受到深刻的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体现在课内,也体现在课外。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课程知识学习的多样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兼容性,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兴致高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课程知识与信息技能共同发展。

一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及时解疑;作业的完成也不一定在练习本上,学生可以通过上老师指定的学习网站完成相关练习,或者通过Email提交老师;让学生梳理知识,制作各课程的电子报,或者搜集资料,帮助老师制作内容丰富的学习网站,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信息技术与学生课外作业整合的方式还有:

二是各科在课外拓展作业中,要求学生利用word、wps、photoshop等常用软件,自己当主编,每学期将自己得意的文章、有趣的练习题以及绘画、摄影作品自编成习作集、习题集、小画册等,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不断的动手实践中,学生既逐步学会了常见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又巩固了课程知识,更满足了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热情高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是指导每个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搜索资源、绘画、编辑各科专题学习材料。教师定期评选优秀,举办展览,并在学生中推广。明显提高了学生主动收集、利用有效的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语文科分别选取了“我是小画师”、“爱我家园”、“祖国在我心中”、“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潮州”、“美好的回忆”、“我的得意作品”、“走进童话世界”等主题,学生在活动中热情高涨,积极撰写文稿,精心设计,一本本图文并茂、精彩鲜活的“小册子”,让人惊

6

叹学生创造潜能的巨大。

四是学校教师建立起相关课程的学习网站,让学生很轻易地就能够在家上网查阅到课程的有关知识,从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不受地域的限制。德育网站收集名人事迹,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网上公布学校里的好人好事,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得到启发,产生向上的动力。学校专题论坛更是学生交际和表现的自由空间。学生们可以在论坛上提出问题,寻求老师或同学的解答;也可以在论坛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作交流,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可以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在讨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据调查表明,86.5%的学生逐步走出了依赖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会了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操作、收集信息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五是利用各种类型的应用软件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应用软件的操作也越来越简单化,这就为我们将之与课程教学整合提供了可能。这种应用软件在课堂上的操作者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相关的应用软件的学习运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了信息素养,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空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而又最能体现自我个性的有趣的学习方式。例如学生可以利用金山词霸等中英文软件学习英语,用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甚至函数运算,用金山画王、Windows画图甚至专业级的Photoshop进行美术创作,还可以运用作曲软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此外还有几何画板、物理演示等较复杂的专门模拟学习软件。】

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并利用教学博客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博客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灵感、体会、反思等,还可以把博客作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沟通、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评价的平台。

展示教师博客。(王亚兰、马金萍等) ?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5、信息技术作为测评工具。 6、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7

7、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8、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 ?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 1.基于创设情境的整合 2.基于开发资源的整合 3.基于模拟演示的整合 4.基于学习方式的整合 5.基于网络学习的整合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策略 2.自主学习策略 3.探究学习策略 4.协作学习策略 5.情感激励策略

? 信息技术在不同教学阶段的作用:

(1)课前准备(2)引起动机(3)上课讲授(4)教学活动(5)课后评价

? 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1)课堂讲解和演示(2)发现学习(3)基于课堂任务的学习

(4)研究性学习(5)合作学习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1、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得到拓展。

8

搜索更多关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的文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jvu247xu28mwx144s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