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职业兴趣的探索与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兴趣、职业兴趣的含义;职业兴趣的类型;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因人而异的,是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一。
(3)运用: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进行职业兴趣测定,获取个人职业倾向情报;通过兴趣认知去思索职业期望,思考专业学习方向。
2、技能目标:提高自我探索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提高对自己兴趣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学会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兴趣、职业兴趣有关内容的讲述,培养学生主动适应职业的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专业,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教学重点
1、兴趣、职业兴趣的定义及其作用; 2、职业兴趣的认知和判别;
3、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培养职业兴趣。
教学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对职业兴趣进行探索; 2、正确认识和评估兴趣 课时:2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自我感知 (引入概念)
(一)乐曲欣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并思考回答: 1、歌曲中“你”指谁?
2、为什么歌曲中的主人公长大后成了“你”? (播放音乐,呈现歌词) 歌声很动听也很感人,请同学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
对,“你”是教师或者教师职业的代名词,歌者从小时候对教师美好认知,“美丽”、“神气”、“神秘”、“有力”到长大后成了“你”的深刻感受,直到“泪滴”和“奉献”,体现了一个有趣(好奇)----兴趣----职业兴趣的心路历程。为什么歌曲中的主人公长大后成了“你”?是什么促使其积极追求最后实现理想?就是兴趣,源自最初; (二)PPT呈现兴趣与职业兴趣的的定义 ,
心理学上,兴趣定义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然后提问学生:你的兴趣是什么?在日常生活有哪些具体表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当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体现了歌曲中的主人公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之情,可以推测其在从事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幸福感是很强的。
职业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
二、职业兴趣的类型
PPT讲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并让学生阅读课文P22-23,了解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的特征及职业倾向。然后阅读PPT呈现杨利伟、袁隆平、周星驰、特蕾莎修女、史蒂夫·鲍尔默、露宝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判断他们分别属于哪种职业类型? 公布答案:
现实型——杨利伟(航天员) 研究型——袁隆平(水稻之父) 艺术型——周星驰(演员巨星)
社会型——特里萨修女(社会服务者) 管理型——鲍尔默(微软总裁) 事务型——露宝(秘书)。
三、活动:学生职业兴趣探索
完成课本P20-22的活动—: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测试,根据结果分析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
四、职业兴趣的意义
PPT呈现一项关于职业兴趣的社会调查结果,请同学们谈谈:
1、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职业兴趣对职业活动惠产生什么影响?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职业兴趣的意义重大,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有三大作用:
(1)、职业兴趣影响职业的定向和选择
(2)、职业兴趣促进智力的开发和潜能的挖掘 (3)、职业兴趣能提高工作效率
五、职业兴趣的培养
PPT呈现《郎平与排球运动》案例,学生讨论并回答:
1、影响郎平职业兴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郎平培养职业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六、课堂作业
作为幼师,你必须具备各种技能如舞蹈、美术、唱歌、讲故事等,你怎样培养自己对某一项技能的兴趣(如舞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