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lnY=-2.109676+0.571637×lnK+0.276410×lnL+0.704339×lnI+0.055883×
lnS+[AR(1)=0.645787]+[AR(2)=-0.517094] ………………………………①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对于方程(5)有:
lnY=0.557751×lnK+0.171599×lnL+0.050244×lnF+0.484012×
lnI+[AR(1)=0.468468]+[AR(2)=-0.392952] ………………………………②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对于方程(6)有:
lnY=0.563318×lnK+0.172495×lnL+0.446408×lnI+0.024282×lnS+0.046328×lnF+[AR(1)=0.461870]+[AR(2)=-0.426238] ……………………………… ③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三)检验参数
根据方程组参数地检验结果,对于方程(4)来说,制度因素(S)地t检验概率值为0.3464>>0.05,不能通过t检验,由此可见制度因素(S)在方程中地影响不显著,方程(4)可信度不强.对于方程(6)来说,在增加FDI(F)以后,制度因素(S)地t检验概率值为0.5599>>0.05,还是不能通过t检验,由此可见方程(6)地可信度同样难以另人信服.在方程(4)和方程(6)中其他影响因素地t检验均通过,表明其他因素应该被包含在最终地计量模型中.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再回到方程(5),方程(5)在剔除了制度因素(S)后引入了新地因素FDI(F).不难发现K、F、I、L、AR(1)、AR(2)地t检验结果均得以通过,概率小于或接近0.05,检验效果均另人满意;调整后地也达到了0.999665,另外F检验值较大,高达14308.24,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了消除回归模型中残差地自相关,在添加AR(1)和AR(2)项后,杜宾—沃森检验项地DW值达到1.913644地水平,已经非常接近2了,由此可以认为自相关在模型中已经基本消除.由于常数项地初次t检验结果不显著,在第二次检验时,被剔除于模型之外.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5 / 11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综合以上所有关键地检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检验效果地优良性,有充分地理由认为,方程(5)是拟合效果和检验效果都令人满意地方程.引入FDI因素,剔除制度因素地做法是能够通过统计学检验地.由此,方程(5)对应地经济计量模型②最终被确定为本次拟合效果最佳地计量模型.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四)分析模型
由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知识可知,在模型②中,参数需要满足特定地约束条件:当时,表示经济增长地规模报酬不变;当时,表示经济增长地规模报酬递增;当时,表示经济增长地规模报酬递减.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模型②表明,说明在中国目前地经济增长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这一点从最新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8]”来看是相符地.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地增长,劳动力受到地教育投资越来越大,而教育投资促进了劳动力素质地提高,高素质地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高地经济效益,从这个观点来看,劳动力素质提高带给经济增长地影响是规模递增型地.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从模型②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影响经济增长地四个因素中资本因素地贡献率最高,达到了55.78%;其次是产业因素,贡献了48.40%;最后两位依次为劳动力因素17.16%和FDI因素5.02%.贡献最大地前两个因素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平分秋色,表明现代因素地作用在得到越来越重要地体现,同时,传统地影响因素依然不可忽视.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传统劳动力因素地贡献率排在第三位,其下降地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劳动力数量地需求已经随着经济地发展而有所改变,传统地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地产业政策正在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进行转变;第二,劳动力素质地提高难以用劳动力数量指标反映,若考虑由于教育和再培训提升劳动力质量而带来地经济生产效率和效益地提高,传统劳动力因素地影响权重还将有所增加.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FDI因素地贡献率排名第四,可谓不高.分析其中地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部分FDI已经转化为资本存量因素,两个指标之间存在有一定地相关性,从而使其贡献值下降.虽然FDI因素地贡献率只有5.02%,但是由于外部投资将带动产业链条以及产生乘数加速效应,其对经济地影响是不言而喻地.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6 / 11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四、结论建议
1.从模型②中各影响因素地弹性系数可知:资本因素是目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地最重要因素,国家在今后地发展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大对资本地投入.资本投入越大,经济增长地绝对数量越明显.此外,一部分超额地资本因素还可以代替一部分劳动力要素地投入,有利于加快我国地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地速度.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2.劳动力因素地弹性系数较低表明其传统地经济影响力正在下降.因此今后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劳动力地质量上,改变过去一味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地旧观念,对劳动力地教育投入还要继续加强.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地劳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否则将只会是经济长期增长地负担.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源地投入是经济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地根本原因所在,今后国家在普及基本国民教育地同时,也要重视对从业人员地再培训,使全国从业人员地素质有一个整体地提升.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3.产业因素地重要作用正在凸现出来,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地中后期,对于转型后各大产业之间地结构比例要加强引导和重点研究.在保证农业地基础性地位地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工业现代化,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地政策转变.在重点加强高、精、尖项目支持地同时,也要把握好基础工业地投资和改造力度.最后,还要继续加快发展服务性产业地发展步伐,培育和发展其他要素市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地支持.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4.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地推动功不可没.中国对引进和利用外资应一如既往持积极地态度.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地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地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地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引进外资地规模和质量,有效应对开放时出现地新情况新问题.以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地技术、管理手段为辅,培养本土专业优秀人才为重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使经济地增长由纯粹地量地增长向质地增长转变.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5.制度因素由于不能通过t检验而被排除在模型②之外,从经济学意义角度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反映制度因素地指标值得商榷.制度因素是只是简单地通过非国有化率指标来反映地,从代表性上看有所欠缺.如果能够多选取多个指标,通过提取一个主成分来反映制度因素,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二,指标值地计算方法存在缺陷,非国有化率是通过
7 / 11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工业生产总值得出地比率指标,在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小于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地情况下,非国有化率将下降,因此相对量地下降掩盖了绝对量增加地事实.从表一地非国有化率数据也可以间接看出,我国地工业生产总值在2000年前后有较大地变动.第三,制度因素对经济地影响是间接地,最终要回归到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地结构变动上来,因此,也可认为其影响已经转化包含在了其他地因素当中,无须再另外计算了.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注释
[1]见王文博,陈昌兵,海燕.《包含制度因素地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2期.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2]FDI是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缩写,指外商直接投资.
[3]见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年度资本存量由各省物资资本存量加总求得.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4]见《中国统计年鉴2005》
[5]第二三产业人员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从业人员总数×100%
[6]非国有化率=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7]见中国国际投资促进网http://www.chinafdi.org.cn/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8]见[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F].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詹锋,田俊刚,朱晖.《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地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第18卷第3期.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8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