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1:29: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英文名称: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 学 时:36学分:2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科2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生活

在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资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当今高校开设的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正是为未来的媒体产业培养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掌握一定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第揭示信息传播规律;同时它又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b5E2RGbCAP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

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p1EanqFDPw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传播的定义、传播过程、传

播的要素、传播发展史、传播效果等。掌握传播学的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难点是提升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能力。DXDiTa9E3d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 系统讲授有关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

晰的整体把握。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 、2到传播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1 / 18 知识。RTCrpUDGiT

3、 讲授中强调传播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大传播的意识。采用多种形式

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传播学的前沿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和提炼,为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学。

5PCzVD7HxA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传播学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采用何多媒体训讨主要内讲实学手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问人类传播的历史与人类传播的符号和义 章第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2 2 四 统结构 章第 2 2 五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章第群体传播、集合行为、2 2 六 组织传播 章4 4 大众传播第 2 / 18 七 章第 八 章第 九 章第 十 章第十 一 章第 十二 章 第十三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 2 2 理论 2 2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传播效果研究 22 2 2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 效果理论 6 6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2 2 章 第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十 2 2 四学派 章第十 22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五 章 3636 合计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

诸如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本课程在课时3 / 18

分配上,着力于传播学理论,旨在系统讲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

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传播学理论的能力。jLBHrnAILg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月1年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0XX.,上海译文出版社,《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2、[美]罗杰斯, 20XX,上海三联书店,3、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 (九)说明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 考核形式:

笔试闭卷。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主要考察本课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xHAQX74J0X

三、教学内容纲要 各章教学要点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课时课时分配:2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了解关于传播的几种主要的定义,区分传播与信息,并掌握传播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弄清楚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3、 了解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和精神交往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从传播学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 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二、 传播与信息三、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 传播学史研究社会信息系统机器运行规律的科学一、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二、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三、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于社会发展第三节 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一、 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4 / 18

二、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 学习传播,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思考题 ?”“信息室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1、为什么说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3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4 ?传播隔阂”5、什么是“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

课时课时分配:2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了解动物传播现象和本质;区分人类传播和动物传播。1 、理解人类从动物传播进化到语言经历的过程,并理解劳动是怎样创造了人类语言的;2 、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理解信息传播和社会的发展。3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一、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二、 动物传播的局限性三、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四、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二、文字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5 / 18

思考题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1 个特点?52、人类语言具有哪 、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3 、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4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三章 课时2 课时分配: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并掌握符号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关于符号的几种主要的定义,区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1、 、了解意义,弄清楚人类传播中符号意义的分类和特点;2 、理解象征性社会互动行为与传播。3 教学内容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 符号的定义二、 信号与象征符号三、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四、 符号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一、 什么是意义二、 符号意义的分类三、 符号意义的暧昧性四、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一、 人类的象征行为二、 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三、 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思考题 、简述符号的定义;1 、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26 / 18

、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征?3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课时2 课时分配: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了解关于传播的基本过程和构成要素特点,并掌握传播过程特点;1 、弄清楚社会传播过程的系统结构,掌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2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一、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二、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三、 传播过程的特点 社会传播过程的系统结构第二节

一、 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二、 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三、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搜索更多关于: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的文档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s444flz46i8ss1c8w102tjb2iy3i014k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