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特药业 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规程 编号:质量—QA操作—013—02 编制部门 质量保证部 分发部门 起草人/日期 质量保证部、生产技术部 审核人/日期 替换:质量—QA操作—013—01 批准人/日期 执行日期 页数:5页 1目的:建立洁净区(室)内沉降菌监测标准操作程序,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2范围:洁净区(室)内沉降菌监测的全过程。 3职责:质量保证部、生产技术部相关人员。 4内容: 4.1程序:
4.1.1 质量保证室根据洁净区(室)的验证结果,建立洁净区(室)的日常监测计划,依剧计划和生产需要填写洁净区(室)环境监测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化验室和车间。
4.1.2化验室接通知后,与车间讨论确定具体监测时间,安排好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如期完成,如不能按期完成监测,应由室主任填写“分析/评价延迟报告书”,经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予以重新安排
4.1.3监测前一日,车间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并消毒。监测前,洁净区(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内,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区(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D级洁净区(室)换气次数应≥15次/时。 4.2培养皿的制备:
4.2.1将培养皿在121℃湿热灭菌30分钟或者180℃干热灭菌2小时。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将灭菌培养基加热熔化,冷至45~60℃,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15~20ml,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第 1 页 共4页
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规程 质量—QA操作—013—01
4.3采样点的确定:
4.3.1根据洁净区(室)面积大小确定最少采样点数目(根据国家标准GB/T16294-1996要求),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还宜同时满足最少培养皿数。采样点的布置应力求均匀,避免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如关键设备或易受污染的地方)和气流扰动最小的地方。工作区测试点位置离地0.8~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
4.3.2最少采样点数目:可按表1确定。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表2。
表1 最少采样点数目
面积(m2) <10 ≥10~<20 ≥20~<40 ≥40~<100 ≥100~<200 A级 2~3 4 8 16 40 洁净度级别 C级 2 2 2 4 10 D级 2 2 2 2 3 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是指送风面积,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是指房间面积。
表2 最少培养皿数
洁净度级别 A级 C级 D级 4.4.采样:
4.4.1.采样前洁净区的状态:
4.4.1.1监测当日,非单向流洁净区(室),测试应在净化空气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上。单向流区域测试应在净化空气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以上
4.4.1.2监测人员穿戴符合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室内监测人员不得多于二人,非监测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
4.4.1.3一般采用静态测试,必要时进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指在洁净区(室)清洁卫生工作已完成,净化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区(室)内
第 2 页 共 5 页
所需Φ90mm培养皿数(以沉降0.5小时计) 14 2 2 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规程 质量—QA操作—013—01
无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动态测试指在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4.4.2采样布置:
4.4.2.1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放置在预先确定的取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盖后倒置。 4.5培养:
4.5.1全部采样结束,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30~35℃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查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4.6 菌落计数和结果分析:
4.6.1达到规定的培养时间后,菌落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并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4.6.2将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菌落数M=(M1+M2+? +Mn)/n
式中:M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n=n号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4.6.3监测完毕,填写有关的记录,交化验室主任签名,由质量保证部作出环境评价结果。 4.7注意事项
4.7.1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4.7.2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4.7.3采样时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4.7.4一般采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应注意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
4.7.5试点及采样次数均应在测试开始前确定,防止在测试过程中随意改变测试点及改变采样次数。
4.7.6无人生产时,洁净厂房在各处都应达到要求;有人生产时,产品暴露的周围均应达到要求。
4.7.7若生产环境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时,不得进行生产和检验工作,应对环境重新
第 3 页 共 5 页
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规程 质量—QA操作—013—01
进行灭菌、清洁和净化,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工作。
4.7.8 根据验证结果我厂D级区域沉降菌一般每3个月检测一次,C级区域沉降菌一般每个月检测一次,A级区域沉降菌一般每星期检测一次。
第 4 页 共 5 页
质量—QC记录—009—01
沉降菌测试记录
测试部门 测试状态 测试温度 静压差 洁净级别 测试日期 培养基配制: 取营养琼脂培养基 g于 ml蒸馏水中,加热至溶解,分装,于 ℃ 分钟高压灭菌,备用。 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将培养皿放入专用不锈钢桶内,盖好不锈钢盖子,在电热恒温干燥箱内 ℃灭菌 小时,备用。将灭菌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 ml,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平皿倒置于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静态 测试依据 测试地点 相对湿度 培养基 污染限度 报告日期 洁净区沉降菌监测规程 采样的方法: 在空调净化系统正常运行 分钟后,在洁净区(室)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穿戴好符合洁净级别要求的工作服,进入洁净区(不得多于二人)进行测试。根据洁净区(室)面积大小确定最少采样点数目,在满足最少采样数目的同时,满足最少培养皿数。采样点的布置应力求均匀,避免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如关键设备或易受污染的地方)和气流扰动最小的地方。将培养基表面暴露 分钟后,收集培养皿,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培养 小时。 沉降菌的计数: 达到规定的培养时间后,菌落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并用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计算。 检测人: 复核人:
第 5 页 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