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禁止用于食品用油,但可以用于制肥皂和生物柴油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B.石油裂解、海水晒盐、纤维素制火棉都包含化学变化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人体内均被水解为人体能直接吸收的有机物 D.“嫦峨三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A
2.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
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
B.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的反应是HS+4H2O-8e=SO4+9H 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
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5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 【答案】B
【解析】A.b电极通入氧气,是正极,a电极是负极,电子从a流出,经外电路流向b,A错
误;B.a电
-2---2-+
极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 氧化反应,即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电极反应是
HS-+4H2O-8e-
=SO42-+9H+,B正确;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会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的利
用率会变
化,C错误;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电子发生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有0.4molH通过
质子交换膜
与0.1mol氧气结合转化为水,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正负极、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的有
关判断。难点
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或交换膜的性质
分析解答。
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
-2-
【答案】D
4.下列有关物质转化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可能是Cl2,X可能是Fe B.图2中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C.图3中是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变化图像,原溶质可能是Al2(SO4)3 D.图4中a可能为NaOH,b可能为Na2CO3,c可能为NaHCO3
【答案】B
【解析】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在溶液中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气能把氯
化亚铁氧化
为氯化铁,A正确;B、图2中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例如在加热的条件下CO
与氧化铜反
应生成 铜和CO2,B错误;C、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Al+3OH
=
Al(OH)3↓,氢氧化钠过量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图像正确,C正确;D、向
氢氧化钠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 碳酸钠和H2O,向碳酸钠溶液中继续通入CO2生成 碳酸氢钠,碳酸氢
钠和盐酸
反应转化为CO2,D正确,答案选B。
5.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8g由乙烯和环丁烷(C4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B.常温下,1L0.5mol/L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数目一定小于0.5NA C.92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D.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D
3+
3+
-
【点睛】近年来高考题常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
德罗定律及其
推论、氧化还原反应等,综合运用了物质的状态、摩尔质量、比例关系、微粒数目、反应关
系、电子转移
等思维方法。注意选项A和C中物质组成的特点,找出其共性。
6.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13种 B.4种 C.9种 D.16种 【答案】A
【解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有机物可能为羧酸,也可能为酯。若为羧
酸,
C5H10O2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4H9,-C4H9异构体有4种同分异构体;若为若为酯,分子式为
C5H10O2
的酯为饱和一元酯,①甲酸和丁醇酯化,丁醇有4种;②乙酸和丙醇酯化,丙醇有2种;③
丙酸和乙醇酯
化,丙酸有1种;④丁酸和甲醇酯化,丁酸有2种;因此属于酯的共4+2+1+2=9种,所以符
合条件的
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共13种,答案选A。
【点睛】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是解答该的关键。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思
路如下:① 首
先根据限制条件的范围,确定有机物的类别(即官能团异构);② 确定有机物可能含有的几种
碳链结构(即碳
链异构);③ 确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具体位置(即位置异构)。
7.常温下10mL年代均为0.1mol·L的HX和HY两种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的pH随溶液
体积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电离常教:K(HX) B.浓度均为0.1mol·L的HX和HY的混合溶液中:c(X-)+c(HX)=c(Y-)+ c(HY) C.浓度均为0.1mol·L的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c(Na)>c(Y)>c(X)>c(OH)>c(H) D.a点水的电离度大于b点水的电离度 【答案】D -1 + ---+ -1 8.一氯化碘(沸点97.4℃),是一种红棕色易挥发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酸。某校 研究性学习小 组的同学拟制备一氯化碘。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拟利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制备一氯化碘,其装置如下:(已知碘与氯 气的反应为放 热反应)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B装置烧瓶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将B装置得到的液态产物进一提纯可得到较纯净的ICl,则提纯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2)乙组同学采用的是最新报道的制一氯化碘的方法。即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粗碘和盐酸,控制温度约50℃,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氯酸钠溶液,生成一氯化碘。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ICl的氧化性比I2强: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