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xx,女,53岁 初诊:1978年6月2日
主诉:浮肿,腹胀月余,患者无明显肝病史。于一月前出现小便少,全身浮肿,腹胀呼吸气促,不能仰卧,肝区无自觉痛,胃纳少,大便正常。停经以三年。近经山东省某医院检查,诊为“门脉性肝硬化合并腹水”
诊察:患者面色萎黄,伴青暗无华,六脉沉弦细弱,数,90次每分,舌苔白厚微黄,质暗红。腹部膨隆,扣诊呈移动性浊音。腹围95厘米。肝上浊音界在第五肋间,下界可触及,质硬,有触痛。剑突下4至5厘米,质硬,有触痛。脾在季肋下约3厘米。全身浮肿,以下肢为重,手按呈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硫酸锌浊度(一)麝香草酚混浊度(一)碱性磷酸酶2.4%单位,转氨酶正常,总蛋白8克,白蛋白5.6,球蛋白2.4.血沉43毫米每1小时。
辨证:水臌,肝郁脾虚,肺失治节 治则:健脾利水,佐以泻肺理气之品
处方:土炒白术15克 麸炒枳实10克 苦葶苈子10克 生桑皮12克 猪苓10克 泽泻12克 茯苓皮20克 木香10克 陈皮10克 大腹皮10克 仙人头12克 车前子12克 虎杖15克 木瓜10克 通草5克 大枣5枚,六剂
二诊:6月15日。患者服药后小便量增多,浮肿消退大半,腹胀亦轻,胃纳好转,大便正常,呼吸气促好转,稍能
仰卧。六脉沉弦弱,84次每分,舌苔白厚,质暗红。腹围90厘米。仍予上方加减。
处方:土炒白术15克 麸炒枳实10克 炒白芍12克 猪苓10克 泽泻12克茯苓皮20克 冬瓜皮20克 生桑皮12克 大腹皮12克 陈皮10克 木香10克 车前子10克 仙人头12克 虎杖20克 茵陈12克 通草5克
三诊:7月30日。上方药连服十二剂,小便量更多,腹胀续消,胃纳转好,已能仰卧,大便正常。饭后仍脘闷消化稽迟。诊脉同前,舌苔白转薄。腹围87厘米。
上方去茵陈,加水红花子24克,木瓜10克,橘叶10克,水煎继服六剂。
四诊:8月9日。症状续轻,脉舌同上前方药继服 五诊:8月23日。患者腹胀已消,乏力好转,胃纳增多,二便正常,睡眠好。六脉沉弱,72次每分,舌苔薄白,质淡红,腹部平坦柔软,腹水征(±)。腹围80厘米。肝上界在第六肋间,下界肋下可及,质韧,轻触痛,剑突下3厘米,质韧,有触痛。脾在肋下1.5厘米。下肢浮肿全消。改拟舒肝健脾,利水。前方加减。
处方:土炒白术15克 麸炒枳实10克 杭芍12克 茯苓12克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大腹皮10克 橘皮叶各10克 木香9克 砂仁6克 川穹10克 佛手10克 木瓜10克 生鸡内金10克 六曲12克 通草3克 六剂
六诊:8月19日。患者腹胀愈,胃纳正常(每日能食一斤粮),全身觉舒适,二便正常,睡眠好。深吸气时肝区仍有微痛。六脉沉弱,72次每分,舌苔薄白,质嫩红。肝脾检查同前。腹部扣诊,移动性浊音消失。腹围75厘米。实验检查:血沉20毫米每小时,总蛋白7.6克,白蛋白4.6克,球蛋白3,其他正常
按8月23日方加党参24克,多服数剂,以善其后。 1983年3月随访,自诉肝病迄未发作,健康情况良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