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新增加的学科有() A.幼儿教育 B.小学语文 C.心理健康教育 D.小学科学 【答案】C
2.某心理健康老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不用的评价标准,这遵循了心理健康评价的()
A.客观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D
3.在升学考试前突击开展一两次大规模的心理辅导讲座,就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这种观点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
1 / 18
A.常规性和持续性 B.主导性和主体性 C.全体性和个体性 D.全面性和活动性 【答案】A
4.右图显示的实验装置是() A.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C.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实验 D.桑代克的“试误说”实验 【答案】B
5.”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这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出现的学段是()
A.小学中年级 B.小学高年级 C.初中年级 D.高中年级
2 / 18
【答案】C
6.教师对小学生合作行为,分享等社会性行为给与注意和表扬的做法属于() A.角色扮演 B.认知重建 C.行为强化 D.榜样示范 【答案】C
7.下列做法属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是() A.设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 B.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C.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
D.注意在体育课上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答案】D
8.人逢喜事精神爽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性格 B.情绪
3 / 18
C.情感 D.意志 【答案】B
9.以下不属于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的一般特征是() A.“成人感”开始出现 B.关注自己身体外形 C.强烈的自尊需求
D.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和依赖 【答案】D
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渠道是() A.心理健康活动课 B.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C.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 D.团体及个体心理辅导 【答案】A
11.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
4 / 18
A.学生年龄特点 B.学生的时代特点 C.学生的性别特点 D.学生的个性特点 【答案】D
1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应该是() A.以活动为主
B.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 C.以传授医学知识为主 D.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答案】A
13.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右图的位置关系是() A.理想的位置关系 B.容易产生紧张的位置关系 C.容易产生亲密的位置关系 D.容易产生对立的位置关系
5 /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