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答:内聚性有六种类型: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它们的内聚性由低到高。
(1)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最差的内聚情况。 (2)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3)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5)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6)功能内聚。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
7. 答:变换型DFD是由输入、变换(或称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如图4-2所示,虚线为标出的流界。
图 变换型DFD
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的基本思想。变换是系统的主加工,变换输入端的数据流为系统的逻辑输入,输出端为逻辑输出。而直接从外部设备输入数据称为物理输入,反之称为物理输出。外部的输入数据一般要经过输入正确性和合理性检查、编辑、格式转换等预处理,这部分工作者由逻辑输入部分完成,它将外部形式的数据变成内部形式,送给主加工。同理,逻辑输出部分主加工产生的数据的内部形式转换成外部形式然后物理输出。因此变换型的DFD是一个顺序结构。
8. 答: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
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来执行,这种特征的DFD称为事务型的数据流图,这个加工称为事务处理中心。如图所示。
图 事务型DFD
9.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要求有二点: (1)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2)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这三种基本结构的共同点是单入口、单出口。
五、应用题
1. ② (i)PAD图描述:
(ii)流程图描述:
(iii)PDL描述: GET(a,b,c) IF(ab=) IF (a=c)
PUT(“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ELSE
PUT(“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ELSE IF (a=c)
PUT(“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ELSE IF (b=c)
PUT(“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ELSE
PUT(“三角形是一般三角形”)
ENDIF
2. 答:
图3-1 教材购销系统的顶层DFD
图3-2 第一层DFD——教材购销系统
3. 答:(1)结构化语言。 IF 年龄<20
THEN IF 文化程度=初中
THEN 脱产学习 ELSE 工作为电工
ENDIF
ELSE IF 年龄≤40
THEN IF (文化程度=大学)
THEN 工作为技术员 ELSE IF 性别=男性
THEN 工作为钳工 ELSE 工作为车工
ENDIF
ENDIF
ELSE IF (文化程度=大学)
THEN 工作为技术员 ELSE 工作为材料员
ENDIF
ENDIF
ENDIF
(2)判定表:先画出条件取值表如下表:
条件名 取 值 符 号 取值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