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2,n=1,w=2 B m=2,n=2,w=1 C m=4,n=3,w=2 D m=4,n=2,w=3 72.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应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是( A )。
A 单一连续区分配 B 固定式分区分配 C 可变式分区分配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73.假设系统由相同类型的9个资源被4个进程共享,试分析每个进程最多可以请求多少个资源数时该系统仍无死锁? C
A 1 B 2 C 3 D 4 74.对一个文件的访问,常由( A )共同限制。
A 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属性 B 用户访问权限和用户优先级 C 优先级和文件属性 D 文件属性和口令 75.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 D )。
A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也可能是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必定产生死锁 D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76.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的文件物理组织形式是( A )。 A 连续 B 链接 C 索引 D 链接索引 77.访问磁盘的时间不包括( B )。
A 寻道时间 B CPU调度时间 C 读写时间 D 旋转等待时间 78.进程中( D )是临界区。
A 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程序 B 用于实现进程通讯的那段程序 C 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程序 D 用于更改共享数据的那段程序
79.预防死锁是通过破坏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来实现的,下面关于预防死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破坏“非抢占”条件目前只适用于内存和处理器资源 B 可以采用共享等策略来破坏“互斥”条件 C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可以采用静态分配策略或规定进程申请新的资源前首先释放已经占用的资源
D 采用资源编号并规定进程访问多个资源时按编号次序顺序申请的办法可以破坏“环路等待”条件,从而防止死锁的出现
80.如果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该是( B )。 A 可执行码 B 可重入码 C 可改变码 D 可再现码
81. 按照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的一般原则, 从用户的角度,他们层次(①、②、③)是( B )。 A ① C语言编译程序,② 用C语言写的某单位人事管理程序,③ 操作系统 B ① 用C语言写的某单位人事管理程序,② C语言编译程序,③ 操作系统 C ① 操作系统,② 用C语言写的某单位人事管理程序,③ C语言编译程序 D ① 用C语言写的某单位人事管理程序,② 操作系统,③ C语言编译程序 82.从下列关于驱动程序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D
A 驱动程序与I/O设备的特性紧密相关,因此应为每一I/O设备配备一个驱动程序
B 驱动程序与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对DMA方式应是以字节为单位去启动设备及进行中断处理 C 由于驱动程序与I/O设备(硬件)紧密相关,故必须全部用汇编语言书写
D 对于一台多用户机,配置了相同的16个终端,此时可以只配置一个由多个终端共享的驱动程序 83.进程调度有各种各样的算法,如果算法处理不当,就会出现( B )现象。 A 颠簸(抖动) B 饥饿 C 死锁 D Belady(异常) 84.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B )。
A 作业运行时间 B 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 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 作业被调度进入主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85.操作系统在使用信号量解决同步与互斥问题中,若P(或wait)、V(或signal)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3, 当前值为-2, 则表示有( C )等待进程。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6.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7个地址项,其中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若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256字节,则可表示的单个文件的最大长度是( C )。
A 33KB B 519KB C 1057KB D 16513KB 87. (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试卷)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B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中断处理程序 C 系统调用服务程序 D 用户登录程序 88.在消息缓冲通信方式中,临界资源为( B )。
A 发送进程 B 消息队列 C 接收进程 D 信箱 89.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D )。
A 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B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 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 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90.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C
A 共享文件 B 数据库 C 全局变量 D 共享内存
91. 当操作系统完成了用户请求的“系统调用”功能后,应使CPU( D )工作。
A 维持在用户态 B 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 C 维持在核心态 D 从核心态转换到用户态 92. 在操作系统结构设计中,层次结构的操作系统最显著的不足是( A )。
A 不能访问更低的层次 B 太复杂且效率低 C 设计困难 D 模块太少 93. 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它( C )。
A 十分注意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B 不强调响应速度 C 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 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94.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C )。 A 并行技术 B 通道技术 C 缓冲技术 D 虚拟技术 95.为防止系统故障造成系统内文件受损,常采用( D )方法来保护文件。 A 存取控制矩阵 B 加密 C 口令 D 备份 96.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 C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到优先权 C 时间片轮转 D 随机 97.在操作系统中,一般不实现进程从( A )状态的转换。
A 就绪→等待 B 运行→就绪 C 就绪→运行 D 等待→就绪
98.在进程调度中,若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为了尽可能使CPU和外部设备并行工作,有如下三个作业:J1以计算为主,J2以输入输出为主,J3计算和输入输出兼顾,则它们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C )。 A J1,J2,J3 B J2,J3,J1 C J3,J2,J1 D J2,J1,J3 99.存储管理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无论采用哪种存储管理方式,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均是连续的 B 地址映射需要有硬件地址转换机制作支持 C 段表和页表都是由用户根据进程情况而建立的 D 采用静态重定位可实现程序浮动 100.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C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C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D使程序与计算过程一一对应 101. 并发进程执行时可能会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引起这种错误的原因是( B )。
A 进程执行的顺序性 B 访问了共享变量 C 程序的结构 D 需要的处理器时间 102. 下列选择中,当( B )时,进程的状态从运行状态转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 B 进程时间片用完 C 进程等待I/O操作 D 进程I/O操作完成 103.在磁盘和磁带这两种磁表面存贮器中,存取时间与存贮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按存取方式分( C )。
A 二者都是顺序存取 B 二者都是随机半顺序存取 C 磁盘是随机半顺序存取,磁带是顺序存取 D 磁盘是顺序存取,磁带是随机半顺序存取
104.采用按序分配资源的策略可以预防死锁,这是利用了哪个条件不成立? B A 互斥 B 循环等待 C 不可抢占 D 占有并等待 105.如果I/O所花费的时间比CPU处理时间短得多,则缓冲区( B )。
A 最有效 B 几乎无效 C 均衡 D 都不是
106.我们把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论述,请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 B
A 对临界资源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的。 B 对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访问方式,来实现共享。 C 为临界资源配上相应的设备控制块后,便能被共享。 D 对临界资源应采取同时访问方式,来实现共享。 107.设有一个包含1000个记录的索引文件,每个记录正好占用一个物理块。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个索引表目。建立索引时,一个物理块应有一个索引表目。试问:该文件至少应该建立( C )级索引〔假定一级索引占用一个物理块〕?
A 1 B 2 C 3 D 4
108.测得某个采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某时刻部分状态数据为:CPU利用率15%,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利用率95%,其他设备的利用率6%。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 D )能提高利用率。 A 安装一个更快的硬盘 B 通过扩大硬盘容量增加对换空间 C 增加运行进程数 D 加内存条来增加物理空间容量 109.互斥条件是指( A )。
A 某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能由一个进程占有,不能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占有。 B 一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占用一个资源。 C 多个资源只能由一个进程占有。 D 多个资源进程分配占有。 110.从下面的描述中,选择出一条错误的描述( A )。
A 一个文件在同一系统中、不同的存储介质上的拷贝,应采用同一种物理结构。
B 文件的物理结构不仅与外存的分配方式相关,还与存储介质的特性相关,通常在磁带上只适合使用顺序的存储结构。
C 采用顺序(连续)存储结构的文件既适合进行顺序访问,也可以进行直接访问。 D 虽然磁盘是随机访问的设备,但其中的文件也可使用顺序存储结构。
111.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C )。 A 2 B 1 C 3 D 0.5 112.在下列描述中,( B )发生进程通信上的死锁。
A 某一时刻,发来的消息传给进程P1,进程P1传给进程P2,进程P2得到的消息传给进程P3,则P1、P2、P3三进程。
B 某一时刻,进程P1等待P2发来的消息,进程P2等待P3发来的消息,而进程P3又等待进程P1发来的消息,消息未到,则P1、P2、P3三进程。
C 某一时刻,发来的消息传给进程P3,进程P3再传给进程P2,进程P2再传给进程P1,则P1、P2、P3三进程。 D 某一时刻,发来的消息传给进程P2,进程P2再传给进程P3,进程P3再传给进程P1,则P1、P2、P3三进程。 113.在有联想存储器的存储管理系统中,假设工作集的大小为400KByte(4KB/页),要得到一个交好的命中率,最小需要多少表项的联想存储器? B
A 50 B 100 C 200 D 400 114.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进程调度程序主要是按一定算法从阻塞队列中选择一个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
B 预防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互斥条件的可能性不大 C 进程进入临界区时要执行开锁原语 D P、V操作可以防止死锁的发生 115. 以下描述中,( C )并不是多线程系统的特长。
A 利用线程并行地执行矩阵乘法运算。 B web服务器利用线程请求http服务 C 键盘驱动程序为每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配备一个线程,用来响应相应的键盘输入。 D 基于GUI的debugger用不同线程处理用户的输入、计算、跟踪等操作。
116.某文件中共有3个记录。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在一次读文件的操作中,为了读出最后一个记录,不得不读出了其他的2个记录。根据这个情况,可知这个文件所采用的结构是( B )。
A 顺序结构 B 链接结构 C 索引结构 D 顺序结构或链接结构
117.在进程调度算法中,最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及交互作业用户都比较满意的调度算法是( D )。
A FCFS调度算法 B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C 时间片轮转法 D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118.在请求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4帧(开始时为空),若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当页面访问序列为1、8、1、7、8、2、7、2、1、8、3、8、2、1、3、1、7、1、3、7时,将产生( C )次缺页中断。 A 4 B 5 C 6 D 7 119.设置当前工作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C )。
A 节省外存空间 B 节省内存空间 C 加快文件的检索速度 D 加快文件的读/写速度 120.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程,因此不同进程所执行的代码也一定不同 B 为了避免发生进程死锁,各个进程只能逐个申请资源
C 操作系统用PCB管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以从PCB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况有关的信息 D 进程同步是指某些进程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
121. 操作系统的 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D
A 主存储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 D 处理机
122.设有一个包含1000个记录的索引文件,每个记录正好占用一个物理块。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个索引表目。建立索引时,一个物理块应有一个索引表目。试问:索引应占( C )个物理块? A 1 B 11 C 111 D 1111 123.对信号量S执行P操作后,使进程进入等待队列的条件是( A )。
A S.value < 0 B S.value <= 0 C S.value > 0 D S.value >= 0 124.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代码保护 C 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125.在解决进程间同步和互斥机制中,有一种机制是用一个标志来代表某种资源的状态,该标志称为( C )。 A 共享变量 B flag C 信号量 D 整型变量
126.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由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C)。
A 2 B 3 C 4 D 5 127. 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模块并不负责( C )。
A 进程的创建和删除 B 提供进程通信机制 C 实现I/O设备的调度 D 通过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调度。 128. 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 A )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 进程是在多程序环境中的完整程序 B 进程可以由正文段、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 线程(Thread)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129.在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时,每次从内存中取指令或数据,至少要访问( B )内存。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30.下面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
A 在段页式系统中以段为单位管理用户的逻辑空间,以页为单位管理内存的物理空间;有了虚拟存储器才允许用户使用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B 为了提高请求分页系统中内存的利用率允许用户使用不同大小的页面 C 为了能让更多的作业同时运行,通常只装入10%~30%的作业即启动运行 D 最佳适应算法是实现虚拟存储器的常用算法
131.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A )。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132.下列关于打开open和关闭close文件的叙述,只有( A )是错误的。 A close( )操作告诉系统,不再需要指定的文件了,可以丢弃它
B open( )操作告诉系统,开始使用指定的文件了 C文件必须先打开,后使用 D目录必须先打开,后使用 133.若有3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每次最多允许2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 )。 A 2,1,0,-1 B 3,2,1,0 C 2,1,0,-1,-2 D 1,0,-1,-2 134.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 )。
A 一级目录结构 B 树型目录结构 C 二级目录结构 D 有环的树型目录结构 135.在操作系统中,SPOOLING技术是一种并行机制,它可以使( D )。
A 不同进程同时运行 B 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同时运行 C 不同的系统软件同时运行 D 程序的执行与打印同时进行
136.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库函数 D 原语
137.使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进程在执行指令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缺页中断处理后,应让其执行( B )指令。
A 被中断处的前一条 B 被中断处 C 被中断处的后一条 D 启动时的第一条 138. 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存放在硬盘中某文件的第10逻辑块,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是( B )。 A 进程 B 系统调用 C 库函数 D 图形用户接口 139.设置当前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B )。
A 节省主存空间 B 加快文件查找速度 C 解决文件的重名和共享 D 实现统一的目录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