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
(二模)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 A. 无线电波 【答案】C 【解析】
【详解】下列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γ射线,故选C.
2.《流浪地球》讲述了极速衰老的太阳威胁到地球的生存环境,人类带着地球逃亡的故事。若太阳变为了红巨星,此时意味着它处于恒星的() A. 诞生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的最终演化过程为:恒星→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若太阳变为了红巨星,此时意味着它处于恒星的死亡期,故选D.
3.马路施工处警示灯是红色的,这除了因为红色光容易引起视觉注意以外,还因为红色光比其它可见光() A. 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C. 容易发生折射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红光在可见光中的波长最长,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选项A正确; B.干涉与光的颜色无关,选项B错误; C.所有的光都能发生折射,选项C错误;
D.红光在可见光中频率最小,最不容易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4.如图,我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是目前亚洲区域最先进的战机,当它沿倾斜直线匀速飞行时,气体对它的作用力方向为()
B. 容易发生稳定干涉 D. 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B. 成长期
C. 存在期
D. 死亡期
B. 红外线
C. γ射线
D. 紫外线
1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匀速飞行时受力平衡,即向下的重力与气体对飞机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平衡,选C. 5.符合“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理想化假设的是() A. 将油膜看成双分子层油膜 C. 不考虑各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应作这样的假设:将油膜看成单分子膜;将油分子看作球形;认为油分子是一个紧挨一个的,油膜的厚度约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故选B. 6.在A. 5 次 【答案】C 【解析】
4=8次,【详解】每发生一次α衰变则质量数减小4,则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238-206)÷故选C.
7.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0 从光滑斜面的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以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高度为h 时,物体的机械能为()
原子核衰变为
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 B. 7 次
C. 8 次
D. 10 次
B. 将油分子看成球形 D. 考虑各油分子间的间隙
A. B. mgh C. D.
【答案】A 【解析】
2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详解】物体上滑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在高h处的机械能等于在底端时的机械能,大小为
,故选A.
8.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t=0.02s 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波峰,则t=0.04s 时,质点 A()
A. 位移为正,向下运动 C. 位移为负,向上运动 【答案】B 【解析】
B. 位移为正,向上运动 D. 位移为负,向下运动
t=0 时刻A点向下振动,【详解】因t=0.02s 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可知则再经过0.02s,质点A到达平衡位置上方向上振动,故选B.
9.如图,通有恒定电流的固定直导线右侧有一矩形线圈,导线与线圈置于同一光滑水平面。若增大导线中的电流强度,线圈将()
,
A. 保持静止 C. 向左平移 【答案】D 【解析】
B. 发生转动 D. 向右平移
【详解】若增大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可知线圈将向远离直导线方向平移,即向右平移,故选D.
10.以 1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石子,该石子两次经过小树顶端的时间间隔为 1.2s,则小树高约为() A. 1.2m
B. 2.4m
3
C. 3.2m D. 4.2m
高三物理二模考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石子到达小树顶端时的速度为
,故选C.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流表读数为I,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P。则闭合电键后()
,则小树高度:
A. I 减小,P 增大 C. I 增大,P 增大 【答案】A 【解析】
B. I 增大,P 减小 D. I 减小,P 减小
【详解】闭合电键后,外电路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减小,则R1电压减小,即电流表读数I减小;根据P=I总E可知电源的总功率P变大;故选A.
12. 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点的电势最低 B. C. D.
点的电势最高 和-两点的电势相等 和两点的电势相等
【答案】C 【解析】
的试题分析:作出电场线,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O电势最高,故A错误,B错误;从图线看出,电场强度关于原点O对称,则X轴上关于O点对称位置电势相等.故C正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