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信任来访学生
)
C.调控 C. ) C.参谋制 )
B.积极关注和 )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
2.儿童个体发展 3.教育目的 4.德育 5.讲授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简述美育的任务。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