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语文 夜归鹿门歌 归嵩山作实验班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20:4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语文 夜归鹿门歌 归嵩山作实验班导学案 新人教

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隐逸情怀。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展开联想与想象,不仅意会意境,而且能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描述意境。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准确把握诗人追求隐逸,淡泊洒脱的人生志趣。 一、知识链接(文学常识)

山水田园诗的祖宗—— [东晋];山水田园诗的继承者—— [南朝·宋] 盛唐山水田园诗主力阵容—— 等。 二、作家作品

孟浩然:湖北襄州襄阳人,是盛唐时期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写过一首诗说明他有积极用世之心却遭遇失意,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有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孟浩然的诗多描写 ,在山水田园的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如学过的《过故人庄》,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另一位同代山水田园诗人 并称“王孟”。 三、背景补充:孟浩然与鹿门山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的岘(xiàn)山附近,汉江西岸,名为“南园”。鹿门山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对。汉江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带家眷,隐居于鹿门山,因此,鹿门山便成了隐居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中,后来,在长安谋仕不遇,游历数年后,决定步庞德公之后尘,隐居鹿门山。但是,只是偶尔去住住,不过是标榜隐居罢了。所以题曰《夜归鹿门歌》,虽有写实之意,但主要还是表明归隐的志趣。 四、整体感知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这首七言诗,语调流畅,语言质朴,请每位同学概括七言古诗的大意:

一二句 三四句 五六句 七八句 (2)有人说“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用的很妙,你同意吗?为什么?

(3)文中作者的情感指向是什么?

1

(4)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合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2、比较阅读: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诗对读,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同: 异: 五、课后检测

1、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 的道路,作者以 语言风格的笔墨,构造了一种 的意境,抒写了 的情怀志趣。 2、背诵默写《夜归鹿门歌》

对改得分:

订正:

2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语文 夜归鹿门歌 归嵩山作实验班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azj5ieqw5o77k3186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