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永坪高级中学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低效问题。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研究和讨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十分迫切与必要。
随着新课程的展开,永坪高级中学的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坚持着“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与各兄弟学校加强交流,以此来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这是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有这样一些发现和理解,即:
1、课程改革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任课的教师大多是从旧课程的教学中过渡而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课程,而教师形成的教学方法又一时难以改变,新课
文档大全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
程理念必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体。
2、通过教法的改革,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3、由于社会节奏加快,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增多,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明显降低,不管是阅读欣赏课,还是知识训练课,或是讨论分析课,学生的兴趣不浓,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也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感觉语文课学与不学一个样。
4、从我校2002年至今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来看,虽然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但实行新课改之后学生的成绩略有提升,只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延川是个文化大县,文化名人也不少,而中学语文课则是培养学生文化兴趣和热情的起点,如果语文课被忽视,或者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大收获,那很显然文化萌芽就没有被培养好,所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容
1、通过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思考和研读,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教学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或模式,以使得语文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2 / 8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
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良不利因素,以及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心理和思想,找出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找到依据,使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针对性。
3、改进并探索更有效地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为学生的创新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打好坚实的基础。
4、结合高中语文知识系统的一般分类方法,对高中语文知识进行板块划分,让相关老师负责相关板块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对各个板块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思考、论证和整合,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改进理论和方案,以有利于语课堂教学高效、紧凑、科学地运行。具体的容和分工情况如下:
旭慧 闫 洁………………作文课堂教学 王海军 马 驰………………课堂现代文教学 忠提 文军………………课堂古诗文教学 朱晓航 瑶………………语文基础知识课堂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我校语文组的“提高课堂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从2009年5月开始到现在,历时两年多,共有十多位老师参与,但随着工作的调度,截止目前共有八位老师至始至终参与了课题的研究,这次课题的研究共有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09年5---7月),(二)
3 / 8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
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三)总结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09年5---7月)
1、讨论总研究课题的分解,列出子课题,并对参与研究的相关人员进行分工,确立研究分设的阶段和研究计划。
2、确定各个支课题所要研究的方面和要点,对每一个支课题研究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3、各参与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分工确定自己研究的方案、步骤、重难点和研究的具体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1、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各支课题研究的相关老师按照分工搜集资料,组织学习、讨论和研究,为该部分的课堂教学研究寻找理论支持,并奠定理论基础。
(2)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切身实践和观察,反复思考,认真总结,相互讨论,分析并总结出目前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和不良不利因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找到实践依据。
2、2009年12月——2010年1月
(1)结合实践,运用理论,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并在反复的对照检查和分析中,相互讨论,逐渐完善,形成系统的、相对成熟的理论。
(2)对各个知识板块的课堂教学改进理论和实施方案进行评估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