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5
险应对策略,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控制体系和机制,并给予有效地执行,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检查和修正,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控制保持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二) 研究内容和思路
本文首先结合了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对安全风险的概念、原理以及实际造成的损失做了描述,来说明为什么要实施安全管理和强化安全风险意识,以及实施安全管理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意义。肯定了实施安全管理是必须的。接着具体阐述了如何实施安全管理,首先,是进行安全风险点的识别和分析,具体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点及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对其中的根本原因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做了剖析。最后,就如何应对安全风险,如何对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结合现实中实际情况进行了阐述,主要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转问题,由计划和建立、实施和行动、检查和评价、优化和改进四个部分组成,并都做出了一一描述。最终表明了只有通过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坚持执行下去才能做好安全管理。
-
5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6
一、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安全风险概念以及在我国的被认知情况
风险的定义:是指“因项目本身或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项目实际产出与预期目标产出间偏离的可能结果” 。“不确定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它包括多种,其中之一——安全风险,就是指因项目安全问题、缺陷、隐患甚至事故的意外发生,而造成种种损失等不可预见的结果。由于社会经济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施工企业的规模、数量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建筑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即风险不断增加。而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众多新成立的中小型施工企业,由于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人员素质普遍有限,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也变得非常有限。而“风险”的概念恰恰又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产物,对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普遍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由于对安全风险认知的缺失,以及传统观念的左右,导致许多企业各个层面还缺乏风险防范,尤其是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企业也尚未建立起风险防范的体系和机制。因此,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也缺乏专门的培训,致使本来就很有限的人员素质因为从思想、知识到技能上都不适应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的要求而变得更加难以提高,最终形成了因人员意识素质和企业管理机制的双重缺失而导致的恶性循环。对于安全风险的认知情况,许多人的态度是“碰上了事故只能自认倒霉,霉运来了,想躲都躲不了” ,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而根本就霉运一种规避、防范和事发后应急保障措施的意识,往往是事前没有一点危机感,而等事情发生了,有了一次“血的教训”才后悔莫及。这也是导致许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 1.2 必须实施安全管理的理由
由于安全风险的根本属性——不确定性。尤其是建筑业因本身的生产活动周期长、体积大、流动分散、露天高处作业及现场交叉作业环节多、体力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存在诸多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使得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存在很大可能的,即安全风险概率很大,也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比如:一个工人站在临时搭设的脚手架上干活,会存在万一一脚踩空或者没站稳而从作业高处坠落的可能性,这就是安全风险中的一大要素。而另一大要素就是安全
-
6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7
风险损失程度,就之前案例,那个工人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由高空自由落体式坠落,其结果非死即伤,但如果工人在作业时系着安全带,或在坠落范围内设有安全网,那么此次事故造成的伤害将明显减小,也即是安全风险损失程度将大大减小。通过这一简单案例可以看出,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采取各种安全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或减小安全风险损失。同时,选择合理的人员进行特定作业也是规避风险的合理方案。
但是,由于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甚至于个体施工队伍,因为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的原因,导致安全施工管理存在诸多的缺失,从而引发了各种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情况严重者,将给施工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有的小企业甚至因此而倾家荡产,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安全风险的新概念,强化安全管理的新意识。最终建立起安全风险防范的体系和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来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势在必行的。这种机制也将随着市场经济、法制以及建筑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健全和完善。 1.3 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政公用建设市场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成熟与规模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包括安全管理的应用将变得日益广泛。目前,安全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如果安全风险控制不好,将引发各种安全事故,甚至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给国家和企业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一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将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加强了安全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因此,实施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意义还有以下几点:
①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风险的存在是由于其不确定性造成的,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安全风险同样如此,由于建筑工程行业自身的特点,存在诸多危险源,所以人们无法知道将来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状况将怎样,是否会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发生了,具体将怎样,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但依据国家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以及各种大量的经验教训、预测、分析、识别和掌握各种安全危险源以及安全隐患点,并据此
-
7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8
对建设工程项目所有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随时监控,发现问题或各种不良苗头的发生,及时纠正或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预控。通过对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的预测、分析、识别和防控,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也逐步地强化了项目基层部门和组织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为进一步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逐步提高整个项目乃至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②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往往所体现出的偶然性、突发性等不可预知的特点,因此带来的损失往往也是不可预见的,动辄是各种经济索赔以及各种处罚,所以说对企业造成的经济乃至名誉上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以提高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好安全管理。
③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控制一个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也可以保证按期按成和交付使用或运营,从而避免或减少了给项目参与的各方所带来的损失。而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因为各种赔偿或处罚所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以及停工整顿等,尤其是资金不足、实力薄弱的企业会出现的资金短缺,造成项目停摆,甚至于永远无法恢复而放弃,导致项目彻底失败。这些都严重影响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要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④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更取决于它的资质和信誉。这些关键都在于它的管理水平,当然,安全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对安全风险的管理比较成功,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记录,也才能保证它的经济效益以及资质和信誉不会受到不良事件和记录的严重影响,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自然才会有竞争力。
-
8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9
二、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分析
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仅仅要提高和强化自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可能造成安全风险损失的各种因素,采取应急预案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预控。
2.1 对安全风险点的识别和分析 2.1.1 风险点的定义
风险点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附件一、附件二中所规定的项目,以及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可以预测或者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施工工序或施工环节;还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2.1.2 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安全风险点
基础施工阶段:土石方作业安全、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径桩等都有可能引发施工安全风险。
结构施工阶段:洞口防护、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 装修施工阶段:在装修以及施工的全过程中,消防和施工用电是重要的安全风险点。
2.2各安全风险点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的分析 2.2.1 土石方坍塌风险
土石方坍塌事故通常表现为坍塌土方量较大、发生比较突然,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造成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因边坡太陡,没按规定放坡或将坡挖亏,使土体稳定性不够而发生塌方。 ② 因土质不均匀,有弱土夹层,如淤泥粉砂等。
③ 气候干燥、基坑暴露时间长,使土质松软或黏土中的夹层因浸水而产生润滑作用,以及饱和的细砂、粉砂因受振动而液化等原因,引起土体内抗剪强度降低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