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1:06: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0

而发生塌方。

④ 边坡顶面附近有动载荷,或下雨使土体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土体的自重增加和水在土中渗流而产生一定的动水压力,还有土体裂缝中渗入的水产生静水压力等原因,引起土体剪应力的增加而产生塌方。 2.2.2 基坑和降水工程事故风险

基坑和降水工程事故主要表现为:支护结构产生较大位移,支护结构破坏,基坑塌方及大面积滑坡,基坑周围道路开裂和塌陷,与基坑相邻的地下设施变位以至于破坏临近的建筑物开裂甚至倒塌等等。

造成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支护结构选型不当,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基坑实际开挖的深度、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周围环境、设计变形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支护结构选型不当,必然造成事故隐患。

② 实际的主动土压力大于设计值。如:施工过程中填土的密实度以及完工后的沉陷能增大土压力,尤其是黏性土的流变作用会导致土压力随实际而增大。

③ 防水、排水、降水措施不当,深基坑工程事故多是在大雨后发生的,因此,深基坑的防水、排水和降水关系重大。

④ 锚杆失效

a. 使支护结构的抗力不足,引起支护结构大变形。 b. 锚杆的长度不足,不能阻挡基坑的整体滑移。

c. 由于地面排水措施不完善、大量雨水下渗;或地下水管渗漏,使地基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下降,锚杆的锚固力降低,导致锚杆失效。

d. 由于地基土的冻胀作用,使锚杆的锚固力下降。

e. 机械振动使地基土内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下降,从而使砂土液化,黏聚产生触变,降低锚固力。

⑤ 支撑式支护结构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支护形式,其整个支撑体系基本呈受压状态,杆件和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

⑥ 基坑土体稳定性不足、支护结构插入坑底土体的深度不够或在饱和粉细砂场地的基坑内降水,土体会因坑底的管涌而失稳。

⑦ 施工管理水平低且施工质量差,施工时随意改变设计意图,不严格遵守施工程序,从而造成事故。

1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1

2.2.3 高处坠落事故风险

高处坠落事故是指: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因失去控制而导致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大约为以下几种: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的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屋面作业坠落;以及其他高处作业坠落等。

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作业时违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如施工中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和隐患时,未能及时解决;发现危险因素危及人身安全时,未经施工负责任同意,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等等,由此造成事故。此外作业人员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或采用吊车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从而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② 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构件,未经设计验算和批准就盲目使用等。 ③ 违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非建筑登高作业人员进行登高作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④ 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使用的问题。安全帽和安全带不符合标准规定,安全网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不按规定系戴安全带、安全帽或系戴方法不正确,安全网设置不符合规定等。

2.2.4 模板事故风险

模板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高处坠落、掉落物体击伤、不正确的提升操作。 起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 高处坠落:模板工人经常要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进行高处作业,这时没有结构或构件进行固定,而且在最后一块模板安装就位之前台面上还会有许多的孔洞,由于无法固定,因而无法设置安全防护栏,脱模时也会在楼板上留出孔洞,这些都是发生高处坠落的潜在因素。脱模时也有用起重机把建筑物边缘材料吊下来时,需操作者俯身挂上吊索,若防护不到位,也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② 掉落物体击伤:高处物体掉落伤人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事故,在模板安装和脱模期,这类事故尤为常见。在模板工程中材料运输的工作量很大,例如垂直运输和水平转运,运送材料到待安装地区进行堆放等,期间安装工具、材料和其他碎片都很容易从未安装好模板的台面上掉落下来。脱模时掉落的物体更多,被掉落物

1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2

体击伤的可能性更大。

③ 不正确的提升操作:操作者未按起重操作规程操作或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易引发此类事故。

2.2.5 脚手架、模板坍塌事故风险

造成脚手架、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模板和脚手架没有经过设计和计算,支撑系统的强度不足、稳定性差以及脚手架所使用的材质问题等造成的。

2.2.5.1 材料问题

用作脚手架和模架的材料主要是钢管。按标准要求,用于扣件式脚手架的钢管应采用外径48mm的焊接普通碳素钢管。目前,许多钢管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低价竞争,生产的钢管壁厚为3.0~3.2mm,而与用户结算时仍按壁厚3.5mm的理论重量计算,每号钢管实际重量为860~920kg。由于钢管租赁是按长度计价,不是按重量计价。因此,租赁单位还是愿意购买壁厚为3.0~3.2mm的低价钢管。但是,这类钢管的惯性矩损失在10%左右,如果经过多年施工应用后,钢管锈蚀使壁厚减薄,钢管惯性矩还要持续减少。所以,这些钢管将是脚手架安全的严重隐患。 2.2.5.2 设计问题

脚手架和模架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支撑失稳。有的施工企业在模板工程施工前,没有进行脚手架和模板设计的刚度测算,只靠经验来进行支撑系统布置,这有可能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考虑不足。另外,目前在模板支撑系统或脚手架设计计算时,其计算简图采用的钢结构铰接节点,各杆件交于一点,而钢管搭设是用扣件连接,钢管受力又是偏心载荷。因此,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计算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的钢管材料锈蚀或磨损严重,有的局部弯曲或开焊等,使钢管实际承载能力减小很多,在现场管理不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模板和脚手架支撑失稳现象,从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2.5.3 使用问题

目前有不少施工工地的技术负责任,没有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加上有些工人素质较差,难免会发生使用问题。如有的模架倒塌事故是由于操作工人没有按设计要求设置剪力撑或纵横水平拉杆,造成模架稳定性不足;有的事故是工人私自拆除外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拉杆,导致脚手架失稳而整体倒

1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3

塌;还有的事故是在脚手架和模板上堆放建筑材料、预制构件或施工设备等,造成局部杆件超载失稳,引起整体倒塌。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按照和拆除支撑也是造成倒塌事故的重要原因。 2.2.6 起重吊装事故风险

2.2.6.1 起重吊装准备过程中的事故

在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吊件的重量、外观尺寸、吊运路径、就位地点等,并以此作为制定吊装方案的依据,而忽略了起重吊装准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作业区域环境条件、作业工具等风险因素。但由此因素引发的事故轻者造成吊装方案不能顺利实施,重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害,这是造成起重吊装作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 对作业场所风险因素认识不足

每一次起重吊装作业,其作业场所条件都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在高压电线附近作业时,应在作业前评估安全作业距离,划出限制区域,防止作业时碰撞电线造成起重机带电伤人以及损坏设备的事故,这其中也包括地下电缆。

② 对自然环境的风险因素认识不足

如电闪雷鸣时,闪电电流可能击中起重机,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设备损坏;狂风暴雨时,风力将对起重机产生强大的冲击载荷。严重时,可能发生车辆倾覆等重大事故。此类事故屡见不鲜,自然环境风险因素对起重吊装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③ 对安全防护装置不健全或失灵等风险因素认识不足

如果安全防护装置不健全或辅助操作功能失灵,将不能防止司机误操作起重设备,从而导致事故链延续

2.2.6.2 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的事故

在生产、检修作业与项目施工过程中,起重吊装作业事故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起重指挥人员业务不熟或精神不集中。

②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在吊装作业时,液压千斤顶与支腿板不保持垂直,可能产生支腿板球铰接处失效或支腿板在枕木上产生滑移而损坏或导致油缸损坏。另外,在支腿梁下布置枕木,会由于倾翻点移向车体而降低稳定性。将吊车支腿设置在不稳固的地面上。司机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时,吊车臂杆转动过快会产生冲击载荷;快速松钩会产生起重臂向后倾翻;突然在起重机上市价载荷也会产生冲击载荷,

1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4

甚至起重臂弯折。注意升降速度,防止冲击载荷,是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侧向拉扯重物是不允许的,严禁歪拉斜吊。同时,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止”的信号都必须服从。

③ 吊索作业风险:应选用足够长的吊索,以确保挡套处角度不超过120度。领用兜底吊法进行绑扎时应特别注意掌握被吊物体的水平,防止发生倾斜甚至滑脱。绑扎吊运大型或薄壁物件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提升作业前应确认绑扎、吊挂是否可靠。

2.2.7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风险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① 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

a. 建筑物过于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成“一”字形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普遍为三、四级耐火等级,结构简易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想毗邻,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只是用三合板等材料简单地隔开,也有的职工宿舍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b. 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物,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程度;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竹、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往往既堆放了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堆放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c. 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一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械,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还有的在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

d. 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判,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擅自改变局部的布局,还有单位在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的净宽度和数量,留下大量的火灾隐患。

② 领导和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有的施工单位负责任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甚至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一些施工恶人认为一切都是建设单位的事,与自己无关,

14

搜索更多关于: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毕业论文 的文档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ess0ivwe5nrap1skn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