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5:1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5

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有的施工单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③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普遍只是把管理制度停留在口头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还有许多工地连消防安全制度也没有,更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不少施工负责任只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质量的控制,而严重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 2.2.8 触电伤害事故风险

触电伤害事故目前是建筑施工中常见多发的事故。从发生的事故来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施工人员触碰电线或电缆线;二是建筑机械设备漏电;三是高压线路防护不当而造成触电,根据国建建设部的统计,由于施工中触碰电力线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30%,由于工地随意拖拉电线造成的触电事故占16%,现场照明不适用安全电压造成的事故占15%,以上三类事故占触电事故的61%。

从大量的事故案例来看,造成触电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违反操作规程,带电作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和断电,禁止带电操作等等。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有的作业人员(主要是电工)违反有关规定,带电操作,从而造成触电伤害事故。

② 机械设备和电动设施维修保养不善,安全管理检查措施不力,造成漏电导致触电事故,也包括电线、电缆由于破口、断头或绝缘不好,造成的触电漏电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露天作业,容易造成电气设施的损坏,而且施工中许多用电都是临时用电,缺乏长期观念,对电线、电缆缺乏保护,也容易导致漏电。因此,这类触电伤害事故所占比例较大。

③ 建筑施工中由于计划措施不周密,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意外触电伤害事故。例如起重机吊装作业时触碰高压电线,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电缆,移动机具(塔吊吊钩)拉断电线、电缆,人员作业时损坏电闸箱,控制箱漏电或误触碰触电等。

④ 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电线断裂以及雷击触电等的触电伤害事故中,许多事故是由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引起的,应当引起注意。

15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6

2.2.9 物体打击事故风险

在建筑施工中物体打击事故是危害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的危险因素之一。从大量的物体打击事故来看,主要原因是:

①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不按规定堆放材料、构件以及放置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环境脏、乱、差,管理不善;多支施工队伍同时交叉作业,作业时不安全;有的施工现场临边洞口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有的作业人员无个人防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不全、使用不正确等,都是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因素。

② 安全管理不到位

没有认真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现场没有建立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对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没有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拆卸下来的物件及余料任意乱丢乱放或向下丢弃;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有其他操作人员等。安全管理停留在表面,未能实际落实,因此发生事故。

③ 机械设备不安全

建筑施工主要是露天作业,长期的风吹雨打,极易造成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如有的起重机械制动失灵,钢丝绳、销轴、吊钩断裂、连接松脱,滑轮破损、出轨等,起吊物体时绑扎不牢、外溢;采用的索具、索绳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技术要求,都是严重的安全隐患。

④ 施工人员违章操作或者误操作

施工人员违章操作或者误操作是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重要因素。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使施工人员在作业中由于人为操作不慎,致使零部件、工具、材料从高处坠落伤人,或者由于违章操作向下抛扔物件伤人等。

问题是,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尤其容易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以至于这类事故在技术措施的防范上较弱。物体打击事故的起源,一般又多是机械设备故障,施工人员违章操作引起的,需要综合治理,因此在事故防范上存在一定难度。 2.2.10 职业中毒事故风险

职业中毒事故风险即建筑业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接触各种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电焊工的眼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的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的相应的职业病;高温中暑等。这些问题也

16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7

都是必须得到重视的。

通过对以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点所进行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安全事故频发,无非是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对于存在安全风险并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 天气状况是施工安全的一大“天敌” ,多雨季节和干燥无雨季节的交替变化,对地下水位高低的变化有主要影响,也就影响了基础土层的含水量,如果不采取有效适当的措施,将直接使基础部分施2.3 归纳总结

2.3.1 自然条件及工作条件因素

工中存在土方坍塌和基坑排降水的安全隐患,当然,这其中地质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大风、冰冻、暴雨雪、雷击等恶劣天气对脚手架、模板等高处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

② 天气干燥条件下,许多材料容易着火,在火灾多发季节,这是引发火灾隐患的一大因素。

③ 由于建筑行业固有的以露天环境为主的条件,环境条件差、污染较大、夏季高温易中暑以及工作强度高等状况,使得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3.2 技术和措施因素

① 缺乏安全方面的技术措施的交底以及与当地相关部门间关于市政条件等进行的沟通和对接不足,往往造成对各个安全风险隐患点估计不足,也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很多项目工程凭经验直接进行野蛮施工,从而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10年7月发生在南京迈皋桥附近一处化工厂工地的大爆炸就是因为事先未充分了解现场地下管道铺设情况,无相应施工组织措施和方案,野蛮施工,挖断了可燃气体管道所致。

②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防护设施不到位,甚至根本就没有,不符合相关要求,或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基坑的防坍塌保护、支护措施、脚手架和模板等高处作业、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吊装作业、用电安全的标识、防

17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8

触电漏电保护、消防及防火材料和器具等的不足,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2.3.3 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责任心、安全意识、能力及素质因素

① 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责任心、安全意识、能力及素质因素低下,这是目前我国建筑业普遍存在的一大通病,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及职业素质有限,缺乏最基本的现代职业素质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往往直接导致了整个施工队伍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低下。

② 许多施工企业,尤其是资质不高、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求项目工程的收益结果,而忽略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正确方法。尤其是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缺乏安全风险意识,存在着侥幸心理。严重缺乏对员工应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素质本来就不高,再不进行教育与培训,谈何责任心和意识。

③ 施工企业及项目部有许多不按安全管理规范、制度、体系去落实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使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往往只停留在纸面上,甚至有的根本无相关制度和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完全是空白,只是偶尔挂在嘴边,导致现场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不到位、允许无证或无从业资格以及身体状况不能从业的人员上岗、安全隐患点大量存在、事故频发、环境健康也不符合要求、总体管理混乱等等。 2.3.4 其他因素(社会及法制环境状况)

除了以上3点因素外,社会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根源。目前,国家工商部门对建筑企业注册及资质界定准入的把关、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和漏洞,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并无施工从业经验,但因“有钱有人”就能注册施工企业的情况,以及层层分包、转包、非法挂靠等,这些都是导致项目工程施工企业、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尤其是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也造成了目前建筑业市场混乱不堪的局面。社会环境的恶化及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大大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2011年10月发生在我国东北吉林某造价几十亿的铁路大桥工程项目,出现了“骗子承包,厨子施工”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8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9

三、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点及来源的途径进行预测、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减小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于具体采取什么措施、如何进行管理和控制,关键在于一个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已建立并运转起来,它是一个包括了体系的计划和建立、实施和行动、检查和评价、优化和改进的循环交替并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由于目前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较多,具体情况各有所不同,现只针对主要的情况和内容进行论述。

3.1 计划和建立

首先要建立起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使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据可依”,这样项目的整个安全管理工作都可以在这个框架和体系内保持一种良性循环的运转状态,这也是一个项目安全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3.1.1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计划

① 安全目标:“以人为本”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6‰以下,实现“五无”安全施工工程(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

②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参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文明施工检查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3.1.2 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①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组织架构。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工程师对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

② 项目部和施工班组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由具有丰富安全经验的人员担任。所有安全专职管理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安全经验和防火知识,或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人员。现场安全管理要建立“项目经理——安全、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长”的管理方式。

③ 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管理要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即“企业法人—

19

搜索更多关于: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毕业论文 的文档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ess0ivwe5nrap1sknr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