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一、教 学 目 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建立动作 概念,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2. 技能目标:85%的学生能够初步完成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完成行进间运球, 50%左右的学生能熟练完成动作。
3.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 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身体的协调性。 难点: 运球时对球的控制能力。 三、课堂常规
1. 宣 布 课 的 内 容和目标
2. 安排见习生 体委整队,检 查人数。
3. 四列横队 XXXXXXXX XXXXXXXX YYYYYYYYY YYYYYYYYY 要求:快、
静、齐
4. 分 4 个小组成 圆形慢跑。
四、准备活动
1、抢球游戏做法:在慢跑中, 学生听老师口令, 按要求进行抢球。
1: 讲解游戏规 则。 2:提示学生注 意安全。 3:组织学生练习。 2、教师领做示范 动作并口令指 挥学生活动。 1: 学生领会游 戏规则要求。
2: 学生能按照 游戏的方法与 规则进行抢球 游戏。 能随教师口令 指挥积极参与 练习中。 3分 钟 4x8 4x8 4x8 4x8 4x8 3.. 3、球操一套 A.手指左右拨球 B.颈部绕求运动 C.腹部绕球运动 D.胯下 8 字传接 球 E.自抛自接球 要求: 积极参与注意 安全。 组织:同上 要求:1:跟上教师 节奏 2:动作舒展大方 集中注 意力, 振奋学 生的精 神。 提高学 生 兴 趣,活 跃课堂 气氛。 五、新课:行进间运球。
1、原地运球运球口诀:五指自 然分,手指按拍 球,臀腕指用力, 迎送要协调。 A.原地单手运球 包括:低运球和高 运球 B.原地交换手运 球 C.原地胯下运球 3050 次 3050 次 X XX X X X X Y YY Y Y Y YY YY 8分 钟 8-12 次 2:新授:行进间运球。 2、动作要点: 三前 两后 一高 一合
三前: A:上体稍前倾 B:目视前方 C:球的落点在一 侧前方。 两后: A:手按拍球的后 上方 B:后腿等地使球 前进。 一高: 球的反弹高度要 在臀腰之间。
一合: 手脚要协调配合。小组内共同选出动作较好的同学展示表演。 3、抓住机会,巩固提高。 1:认真听讲组织:散站 XXYYX
2: 随老师积极 YXYYYY XYYXYX 参与。 XYXXXY 进行适时点评。
3:提示不足。
4、组织学生放松,评价本节课,指出闪光点。 六、课堂总结评价。 1:师生再见。 2:收回器材。
学情分析
运球是篮球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对 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性格内向较多,喜欢独立完成任务。所以本教材符合学生发 展经验。 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运球技术的基本 方法并不复杂,行进间运球技术变化多样。在学生体质达标中,运球有着重要的 位置,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行进间运球,能基本完成动作技术,并 取得一定的成绩。
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求更大的进步;并在这部分学生做的同时兼做教师的角色,以学促学,即可以很好的训练,又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成就感,形成好的学习氛围。没有基础的学生,在教师讲授引导和同学帮带中进行学习,可先从简单的练习入手,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成就感,这样对于以后的活动开展就可以有序展开了。
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初步了 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 学生能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 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不 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 协作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八年级学生对体 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
独立完成目标的能力较强,所以在课中以自主探究为 主要练习手段,努力做到少讲解,多提示,学生多体会降低难度的手段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 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人数相等,在指定的区域练习,练习时由体育小组长指挥,通过降低难度来 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部分女生对篮球的恐惧感。教师巡回辅导,这样能及时发现 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 小组长可以对本组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实时评 价。小组互助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 成学习任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组内学生互助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 式。在游戏“运球拍球”中,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练习内容,又达到提高学 生兴奋性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单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较强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 动作多样, 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行进间运球动作技术难度不大, 易于学生掌握。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各种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 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 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吃苦耐 劳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评测练习
运球训练:
1、 原地运球训练( 全体同学)
2、 行进间的运球训练(基础较好的学生)
课后反思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课的练习安
排上,必须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 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初步了 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 学生能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 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不 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 协作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八年级学生对体 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 独立完成目标的能力较强,所以在课中以自主探究为 主要练习手段,努力做到少讲解,多提示,学生多体会降低难度的手段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
课标分析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 坚固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有 效 的 将 感 知 、 思 维 、 实 践 活 动 和 能 力 提 高 与 篮 球 运 动 相 结 合 ,提 高 学 生 对 篮 球 的 爱 好 ,为 终 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