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与佛学意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5:06: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情誓言显得热烈而又委婉,含蓄而又鲜明。而颈联从对方着笔,设想对方无刻不沉浸在相思痛苦之中。晓妆揽镜,但愁青春消逝,凉夜吟诗,当感月光之清寒“诗从对面飞来”于细致入微的体贴中,更见爱情的深挚与专一。“言情至此,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如《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抒发一位痴情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情愫不通,故而望之切而怨之深,表现了爱情追求中希望与失望的交织。再如《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则更是一篇动人心弦的佳作。写一位贵族少女失恋的苦衷,表现了她对美好爱情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其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心荡漾,情焰炽烈,但却相思无望,终归无心,此处的“春”字用的很巧妙,将少女热烈追求爱情的“春心”的萌动、滋长与春天的绽放的花朵一样是无法抑制的,而且是争相媲美。这两句虽然是女主人公自劝不再相思,却使人愈加感到她的相思的痛苦,听到失望至极的怨愤之声,也会随之酸鼻泪下,这种在绝望与悲哀自我戒饬中,又透出爱情之萦绕坚牢,难以抑止泯灭。对爱情的热烈向往和希望幻灭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其他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男女之心心相印。《无题》诗成为他诗歌中最富独创性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最能代表李商隐爱情诗歌的基本风格。

三,无题诗的佛道意境

(1)佛学意境的溯源

李商隐与佛道的关系,早年学仙,其诗受道教文化影响深远,晚

年佞佛,其诗具有浓厚的佛学意趣。李商隐“沦贱艰虞”的坎坷经历,羁旅飘泊的孤孑身影和仕途难通的悲剧命运为无题诗准备了丰富的辛酸素材和凄凉的人生体验。诗人只能在佛道中追求慰藉,他在佛道的关照之下,抑囿于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也促成了无题诗所流露出的情感上的矛盾性。他对于佛道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佛道灌注了个人的意识在其中,因此他的诗歌契合的佛旨道玄,是在人生体验层面上契合,是精神感悟上的契合,而不仅仅是词语字面、名相义理上的契合。同时,诗歌充满了道趣,是虚化爱情悲剧的道趣,是所落空空的道趣。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佛道的交织,融释了诗人的人生痛苦,注入了诗人的人生幻想,使得诗人仍执迷于一个“亦道亦佛”的精神理念之中,这也使得诗人的灵善细腻的心灵,在冥冥之中受到二者绞合之下的震撼:反省无常,体验空空,哀伤无定,咀嚼失落,皆是其创作心态的反观。特别是在他丧妻之后,与佛教的缘份更深。。。。 (2)无题诗中的佛道意境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部《金刚经》的要旨,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整个中国禅宗的要旨,也无非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主张“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主张人心应当像镜子一样,物来斯应,物去则空,只是平静地反映外物,而它的本身并不注入任何情感。否则,就是尘埃,就是执著,就是沉迷。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却极多追忆过去、哀吟现境、期盼未来的作品,与禅悟大相悖离。这些作品中尤以追忆过去的欢会、悬想两地相思写得最为成功,

《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地悬想对方的生活场景、感情意趣,成为脍炙人口的绝唱。这些住于过去,住于现在,住于未来的诗作,在禅宗看来,恰恰是典型的迷者的呻吟。李商隐诗歌的情感生发,多是根尘相接的产物,结果春蚕作茧、蜡炬成灰,用万缕情丝捆缚着自己,用千珠红泪销融着自己。即使他有一定程度的禅悟体验,然而,骨子里仍透露出对生命、对感性的至死不渝的执著。诗人对于佛道的理解,源出于自身的灵性与人格体验。沉郁、伤怀、吟咏、哀叹,处处触目惊心,愤恨哀糜,时时抑郁于对世间情物的伤感与期待。在王氏去世后,李商隐与佛教的缘份更深,别离爱恋的境界,或与所爱之人别离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极大的痛苦。人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有所喜爱,但是诸法无常,相爱的人偏偏要劳燕分飞。“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其一)则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令人凄惋欲绝!

四、无题诗的感伤情调与佛学意境的互融之美

(1)无题诗的朦胧美与悲剧美

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的相互融入加深了无题诗的朦胧美与悲剧 《无题》)“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无题》),“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昨日》)??充满仙道意趣,即使不能透彻了解其诗意旨,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其无题诗的迷离恍惚,蕴藉朦胧,沉厚深挚的情韵。再如《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则更是一篇动人心弦的佳作。写一位贵族少女失恋的苦衷,表现了她对美好爱情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其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

寸灰”。春心荡漾,情焰炽烈,但却相思无望,终归无心,此处的“春”字用的很巧妙,将少女热烈追求爱情的“春心”的萌动、滋长与春天的绽放的花朵一样是无法抑制的,而且是争相媲美。这两句虽然是女主人公自劝不再相思,却使人愈加感到她的相思的痛苦,听到失望至极的怨愤之声,也会随之酸鼻泪下,这种在绝望与悲哀自我戒饬中,又透出爱情之萦绕坚牢,难以抑止泯灭。对爱情的热烈向往和希望幻灭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李商隐这类诗悲剧色彩较浓,爱情虽间阻但不作绝望之辞,因此愈显朦胧美与悲剧美。 (2)《锦瑟》中的感伤情调与佛学意境

《锦瑟》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佳作,下面对它作简单分析: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锦瑟确有其人,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女锦瑟恋爱;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不管怎么说《锦瑟》是为情所作的一首诗,但《锦瑟》也颇有禅学意味。此诗之所以脍炙千古,潜蕴着禅学韵味也是原因之一。《金刚经》:“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

浅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与佛学意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i8c0u39z3pit885vr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