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功率 保温功率 榨汁功率 容量
(1)仅榨汁时的正常工作电流; (2)R2的阻值;
300W 80W 66W 300mL
(3)已知该榨汁杯正常工作时的加热效率为90%,给杯子盛满果汁并加热,使其温度升高30℃,需要加热多长时间。[c果汁=4×103J/(kg?℃),ρ
果汁
=1.2×103kg/m3]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7分)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的量筒,其测量范围是 mL,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 ,利用这个道理可以制成弹簧测力计。如图2甲所示,圆筒测力计下挂有一重物,其重G为2N,则此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如果用力F竖直向下拉动挂钩,如图2乙所示,则拉力F为 N。 (3)小莹同学测量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至如图3甲所示位置,原因是 ;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至如图3乙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 ,继续进行实验。
24.(7分)【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第6页(共26页)
【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 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 。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
①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
【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g
①
② 石块的体积
V/cm3
/
/
/
/
石块的密度ρ/(g
?cm3)
﹣
/
25.(7分)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三个底座、蜡烛及火柴;
(2)如图1所示,为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将装有底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位置,使它们排列在 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2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某次实验时物体AB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 区域,箭头方向竖直向 ,其大小比像A'B' ;
第7页(共26页)
(二)探究磁与电的联系
如图3所示,是灵敏电流计的内部结构。小红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发现灵敏电流计内部结构与电动机、发电机内部结构类似。出于好奇,她利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进行实验】用手拨动其中一个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同时,另一个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也发生了偏转。
【交流】拨动右侧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时,表内线圈在磁场中 运动,产生了感应电流。于是,左侧灵敏电流计内的线圈同时也会有电流,它在 中受到力的作用,带动指针偏转起来。此时的右侧灵敏电流计相当于 机。
26.(7分)如图1所示,是某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的两件作品,小明为此作了以下解说: (1)甲是简易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 有关;所用的测温物质是煤油而不是水,这是因为煤油的 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为明显。 (2)乙是简易的气压计,当外界气压减小时,玻璃管内液柱的液面会 。 【提出问题】小华发现甲、乙的构造非常相似,提出乙是否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把两装置中的小玻璃瓶同时没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乙装置中玻璃管内液柱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瓶内的 受热膨胀更显著,故乙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如图2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面会 。但由于受外界 、季节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这种温度计测量误差较大。
第8页(共26页)
第9页(共2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2分)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 焦耳 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其表达式为:Q= I2Rt 。
【解答】解: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焦耳定律的内容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即Q=I2Rt; 故答案为:焦耳;I2Rt。
2.(2分)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振动 而产生的,并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
【解答】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3.(2分)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 运动 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 反射 形成的虚像。
【解答】解:
水中的“白鹭”为白鹭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白鹭正展翅上冲,由于白鹭和它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有位置的变化,故白鹭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反射。
4.(2分)“我劳动,我快乐”。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常用的搓衣板,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洗刷衣服时,刷子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为 滑动 摩擦(选
第10页(共2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