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解: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点(0,0)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2,-1),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 2.A 【解析】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可知cosA=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解题关键是明确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值cosA=入数值即可求解. 3.D 【解析】 【分析】
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A、原式=a5,不符合题意; B、原式=x9,不符合题意; C、原式=2x5,不符合题意; D、原式=-a4,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
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详解】
解:从正面可看到从左往右2列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AC2=,然后根据AC=2,解方程可求得AB=3. AB3?A的邻边斜边,然后带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 5.A 【解析】 【分析】
从左面观察几何体,能够看到的线用实线,看不到的线用虚线. 【详解】
从左边看是等宽的上下两个矩形,上边的矩形小,下边的矩形大,两矩形的公共边是虚线,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几何体的三视图,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试题解析:设现在弟弟的年龄是x岁,哥哥的年龄是y岁,由题意得
.
故选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7.D 【解析】 【分析】
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即可. 【详解】
A.如果第一个圆上的点都在第二个圆的外部,那么这两个圆外离或内含,A是假命题;
B.如果一个点即在第一个圆上,又在第二个圆上,那么这两个圆外切或内切或相交,B是假命题; 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长,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或相交,C是假命题; D.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外部,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D是真命题;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r,两圆圆心距为d,则当d>R+r时两圆外离;当d=R+r时两圆外切;当R-r<d<R+r(R≥r)时两圆相交;当d=R-r(R>r)时两圆内切;当0≤d<R-r(R>r)时两圆内含.
8.D 【解析】 【分析】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可得到答案. 【详解】
338亿=33800000000=3.38?1010, 故选D. 【点睛】
把一个大于10或者小于1的数表示为a?10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9.B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出:a﹣1≠0,a2﹣1=0,求出a的值即可. 【详解】
解:把x=0代入方程得:a2﹣1=0, 1, 解得:a=±
∵(a﹣1)x2+x+a2﹣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1≠0, 即a≠1, ∴a的值是﹣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根据已知得出a﹣1≠0,a2﹣1=0,不要漏掉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考虑. 10.C 【解析】 【分析】
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设
,则
.
.
n由折叠的性质,得
因为点是所以在
.
的中点,
中,
,
,
, 的长为4.
由勾股定理,得即解得故线段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中点的定义以及方程思想,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A 【解析】
由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知-5的相反数是5. 故选A. 12.C 【解析】 【分析】
根据4=16<17且4=364>363进行比较 【详解】
解:易得:4=16<17且4=364>363, 所以363<4<17,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开平方开立方运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
1AC,∠ABD=30°,根据“SAS”可证△ABD≌△ACE,可得∠ACE=230°=∠ABD,当OE⊥EC时,OE的长度最小,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OE的最小值. 【详解】
解:∵△ABC的等边三角形,点O是AC的中点, ∴OC=
1AC,∠ABD=30° 2∵△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
∴AB=AC,AD=AE,∠BAC=∠DAE=60°, ∴∠BAD=∠CAE,且AB=AC,AD=AE, ∴△ABD≌△ACE(SAS) ∴∠ACE=30°=∠ABD
当OE⊥EC时,OE的长度最小, ∵∠OEC=90° ,∠ACE=30°∴OE最小值=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 14.(2,2). 【解析】 【分析】
连结OA,根据勾股定理可求OA,再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一个符合要求的点B的坐标. 【详解】 如图,连结OA, OA=32?42=5, ∵B为⊙O内一点,
∴符合要求的点B的坐标(2,2)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2,2).
11OC=AB=1, 24
【点睛】
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A的长. 15.1.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