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四:怎样测量出硬币的直径?周长? 说明:可以让学生不断尝试,从学生尝试的方案中不断地改进。 情境五:给你一要细铜丝,你能测量它的哪里量? 生1: 生2 生3: ?? 说明: (1)从用不同的方法测长度、横截面的直径、体积等; (2)让学生不断尝试。 情境六:你能从以上测量的方法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吗? 生1: 生2 生3: ?? 说明:累积法的应用与重要性。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围绕测量的注意事项、累积法等的应用等进行小结。 课内作业: P.《辅教导学》 板书设计 第3节 长度与体积的测量(二) 累积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l=L/N 课外作业 实践题:用宽约2厘米的牛皮纸条,自制量程为2米、分度值为1厘米的卷尺。用这个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起床和临睡前各测一次,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书面作业:作业本P. 教后反思
本章累计7个 教学内容 第3节 长度与体积的测量(三) 此课时主要是体积的测量,包括规则固体体积、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等的测量。由于前两个课时已经学习了长度的测量,一般规则固体体积会测量;所以量筒的使用,特别是学生对于使用量筒时的正确读数非常重要。而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也是以测液体体积为基础的。 内容分析 (教材处理)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过程与方法 标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能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养成一定的实验现象的敏感性,对不同现象有不同的想法。 养成严谨的实验风格、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学会量筒的使用 俯视、仰视的影响分析 课件、量筒、量杯、沐浴液瓶子等、水、小石块细线等 情境一:(出示长方体)请学生上台测长方体的长、宽、高,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其正确与否,并指出。 情境二:生活中哪些物品用体积来计算的,请分别举例。 情境三: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 情情境四:在家里有看到其他方法或工具测液体体积吗? 境情境五: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展示量筒和量杯)如何测量?注意设哪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刻度尺的使用讨论些问题) 置 情境六:请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请多位学生读数,分别记下他们的结果) 情境七:如果一位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俯视或仰视了,结果还准确吗?若不准确,如果变化? 情境八: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出示小石块)如遇到像石块一样不规则的物体,有什么方法能简便准确地测量它的体积呢? 教学过程 情境一:(出示长方体)请学生上台测长方体的长、宽、高,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其正确与否,并指出。 师:知道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哪些量? 情境二:生活中哪些物品用体积来计算的,请分别举例。 生1: 生2 生3: ?? 说明:从电饭煲、药瓶和针筒等,生活用品等(可以展示一些实物)。 情境三: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并计算长方体木块的体积。 知道的长方体的长、宽、高V=abc 说明: (1)对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高等,代入体积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 (2)体积的单位:米(m3)、升(L)、毫升(ml) 31米3=1000分米3=106厘米3 1升=1000毫升 1米=1000升 即 1分米3=1升 情境四:在家里有看到其他方法或工具测液体体积吗? 生1: 生2 生3: 边教边悟 ?? 说明:日常生活中,电饭煲、药瓶和针筒上,都标有刻度,也可以用来测液体的体积。(鼓励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情境五: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展示量筒和量杯)如何测量?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刻度尺的使用讨论些问题) 说明: (1)看清测量范围何最小刻度; (2)测量时,平放在桌面上;静止时,读数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情境六:请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请多位学生读数,分别记下他们的结果) 说明: 让其他学生分别其读数的过程与结果是否正确,特别是俯视或仰视等现象 情境七:如果一位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俯视或仰视了,结果还准确吗?若不准确,如果变化? 生1: 生2 生3: ?? 总结:俯视时结果比真实值大,仰视则小 情境八: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出示小石块)如遇到像石块一样不规则的物体,有什么方法能简便准确地测量它的体积呢?(学生想到方法后尝试实验) 生1: 生2 生3: ?? 说明:用排水法测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情境九:是否任何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都可以用排水法? 学生讨论 引导得出:物体应不溶水也不吸水。 讨论:1)若石蜡放在水中是浮在水面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测出它的体积呢?2)怎样可粗测出人体的体积? 课堂小结: 从量筒的使用和排水法测不规则小石块入手总结。 课内作业:《辅教导学》P. 板书设计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三) 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363 331米=1000分米=10厘米1升=1000毫升 1升=1分米 1毫升=1厘米 (2)量筒的使用 平放在桌面 视线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课外作业 作业本P. 教后反思
本章累计8个 教学内容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四) 此课时是长度的测量的学生实验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练习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能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长度的问题,特别是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 生活的测量问题总不都是很简单的、直接的,有些需要复杂的处理过程。所以本实验中有几例简单的处理过程,如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测细铁丝的直径等。 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练习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累积法等特殊方面的测量 养成规范的测量习惯。 长度液体体积测量方法 量筒读数方法 带有毫米的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圆柱体、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 内容分析 (教材处理)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过程与方法 标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情境设情境一: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情境二:分别用各种适当的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实验桌的长、宽、高并记录。 情境三: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周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