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要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5 2:2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要点

二甲双胍应用于凌晨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上市,但二甲双胍仍然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以及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临床证据。因此,该药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 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针对二甲双胍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为此,内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更新。推荐意见、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常见缩略语见表1~3。 表1 主要推荐意见证据级别 (项目及推荐内容 推荐级别) ◆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无禁忌证和不耐受,是治疗T2DM的首选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A

不仅是超重或肥胖T2DM病患者的首选用药,也适用于体重正常的T2DM患者,且疗效和不良反应与 BMI无关 A

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T2DM的风险,但在我国预防糖尿病尚不是二甲双胍的适应证 C

◆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减少肝糖输出、改善IR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而降低血糖

◆剂量与临床疗效

起效最小剂量500mg/d,最佳有效剂量2000mg/d,成人最大推荐剂量2500mg/d。二甲双胍的疗效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建议逐渐加量至最佳有效剂量(2000mg/d)以使患者血糖达标并得到长期良好控制 A

有可靠的降糖疗效, 单药治疗可使HbA1c下降达1.0%~2.0%(去除安慰剂效应后) A

可与其他任何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其他降糖药后可进一步获得明显的血糖改善 A 与胰岛素联合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胰岛素用量, 并减少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和低血糖风险 B 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T1DM A ◆特殊人群用药

可用于10岁及以上患儿;应用于老年人群,在使用上没有具体年龄限制,但65岁以上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B

在患者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应避免使用 B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通过估算eGFR水平调整剂量 B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但使用对比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48~72h,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对比剂及全身麻醉术前48h应暂时停用,之后还需停药48~72h,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A ◆安全性

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的早期(绝大多数发生于前10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适时调整剂量,非缓释制剂分次随餐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A 二甲双胍无肝、肾毒性 B

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二甲双胍与乳酸酸中毒有关。在掌握好禁忌证的前提下,长期应用二甲双胍不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 B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可减少新诊断及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B ◆降糖外作用

能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 改善血脂谱(主要是改善TG、LDL-C及TC水平,对HDL-C改善作用不明显) C

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肝脏血清学酶谱及代谢异常均有显著改善,但组织学改变不明显 C

没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适应证, 但可以提高PCOS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改善多毛症,改善月经周期,诱导排卵。可作为PCOS合并T2DM/IGT患者, 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或月经不规则且无法应用避孕药情况下的一种治疗药物 C

可能与T2DM患者肿瘤发生风险下降相关

A:强力推荐。证据肯定,能改善健康结局,利大于弊; B:推荐。有较好证据,能改善健康结局, 利大于弊; C:不作为常规推荐。有证据能改善健康结局,但无法明确风险获益比; D:不推荐。证据不足或对健康结局弊大于利 一、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1. 二甲双胍被推荐为治疗T2DM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 二甲双胍有可靠的短期和长期降糖疗效,单独使用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FPG、PPG,可使HbA1c下降1.0%~2.0%(去除安慰剂 效应后),可使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的HbA1c降低1.8%(可能含安慰剂效应),且不受体重影响。在相似的基线HbA1c条件下,最佳有效剂量(2000mg/d)的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强于其他口服降糖药。数据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可进一步获 得明显的血糖改善(级)。与以其他口服降糖药物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以二甲双胍作为一线 治疗的患者加用第二种口服降糖药或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最晚,今后需调整治疗方案的可能性也最低。二甲双胍联

合胰岛素可进一步降低HbA1c,减少胰岛素用量、体重增加和低血糖风险。另外,二甲双胍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的长期治疗与新诊断T2DM患者及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的心 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下降相关(Ⅰ级)。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低血糖发生率低,其胃肠道反应多为一过性,不导致肾脏损害,长期使用不增加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风险。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Ⅰ级)。如无禁忌证,二甲双胍是治疗T2DM的首选药物和联合治疗方案中的基础治疗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2. 二甲双胍是否只是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首选用药:体重不是能否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决定 因素。无论对于超重/肥胖或体重正常的患者,国内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为治疗T2DM的首选用药。 3. 二甲双胍能否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 但在我国预防糖尿病尚不是二甲双胍的适应证。 二、作用机制

二甲双胍改善高血糖主要机制包括: (1)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2)作用于外周组织(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降低FFA,提高IS,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3)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GLP-1水平。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ugh4bxpy5kaxd91bwp423gj8gje700l1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