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名称: 某铸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厂区配电系统设计
1.2基本资料 1.2.1 厂区示意图
图1 某铸造厂厂区平面布置图
1.空气压缩车间; 3.熔制成型(熔制)车间; 5.后加工(封接)车间 ; 7.锅炉房; 9.其他负荷II。
2.熔制成型(模具)车间; 4.后加工(磨抛)车间; 6.配料车间;
8.其他负荷I;
1.2.2全厂用电设备情况
(1) 全厂负荷统计资料(第七参数)
表1 某铸造厂各车间负荷统计(第七参数) 序号 负荷类设备容量 序号 负荷类型 设备容量 车间名称 型 (KW) 车间名称 (KW) 1 空压车间 Ⅰ 1954 7 锅炉房 Ⅰ 542 2 模具车间 Ⅰ 1466 8 其他负荷 Ⅱ 520 3 熔制车间 Ⅰ 1600 9 其他负荷 Ⅱ 632 4 磨抛车间 Ⅰ 1289 共计 9610 5 封接车间 Ⅰ 875 同期系数 0.9 6 配料车间 Ⅰ 732 全厂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 9610kW 同期系数为0.9. (2)负荷对供电质量要求
1~6车间为长期连续负荷,要求不间断供电。停电时间超过2分钟将造成产品报废,停电时间超过半小时,主要设备将受到损坏,故这6个车间定为Ⅰ级负荷。
该厂为三班工作制,全年时数为8760小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600小时。
1.2.3 外部电源情况
电力系统与该厂连接如图2所示。
图2 电力系统与某铸造厂连接示意图
(1)工作电源
距该厂5km有一座A变电站,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主变容量为2×31.5MVA;型号为SFSLZ1-31500kVA/110kV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短路电压:U高-中=10.5%; U高-低=17%; ; 110kV母线三相短路容量:1918MVA;
供电电压等级:可由用户选用35kV或10kV电压供电; 最大运行方式:按A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考虑; 最小运行方式:按A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考虑; 35kV线路:初选 LGJ-35,r0=0.85Ω/km, x0=0.35Ω/km。 (2)备用电源
拟由B变电站提供一回10kV架空线作为备电源。系统要求仅在工作电源停止供电时,才允许使用备用电源供电。 (3)功率因数要求
供电部门对该厂功率因数要求为:
用35kV供电时,全厂总功率因数不低于0.90; 用10kV供电时,全厂总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4)电价
实行两部电价:
基本电价: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总容量×10元/kVA·月; 电能电价:按同学们工作所在地工业电价计算。
(5)线路功率损耗在发电厂引起的附加投资按1000元/kW计算。
1.3设计内容分析
全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情况。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经济的分配电能问题。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负荷计算
全厂总降压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虑车 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列出负荷计算表、表达计算成果并选择功率补偿装置进行功率补偿。
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设计
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负荷要求的可靠性级别和计算负荷数综合主变压器 台数,确定变电所高、低接线方式。对它的基本要求,即要安全可靠有要灵活经济,安装容易维修方便。
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位置和主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选择
参考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总降压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和备用的需要,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4、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厂内负荷情况,从技术和经济合理性确定厂区配电电压。参考负荷布局及总降压变电所位置,比较几种可行的高压配电网布置放案,计算出导线截面及电压损失,由不同放案的可靠性,电压损失,基建投资,年运行费用,有色金属消耗量等综合技术经济条件列表比值,择优选用。按选定配电系统作线路结构与敷设方式设计。用厂区高压线路平面布置图,敷设要求和架空线路杆位明细表以及工程预算书表达设计成果。
5、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通常为国家电网的末端负荷,其容量运行小于电网容量,皆可按无限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计算。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 路参数,求出不同运行方式下各点的三相及两相短路电流。 6、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择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电器设备,如隔离开关、断路器、母线、电缆、绝缘子、避雷器、互感器、开关柜等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和力稳定检验。用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图,设备材料表和投资概算表达设计成果。 7、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为了监视,控制和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变压器、高压配电线路移相电容器、高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