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说课教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8:46: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教学案例

授课教师:东北育才学校 徐廷辉

指导教师:和平区教研室 王颖(主任) 沈阳市教研室 万佩华

东北育才学校 王兰英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我力图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式教学和学生探索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吸收过程式教学的优点,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知能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第一课时。本小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 “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内容奠定基础。

2、重难点分析 渗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3、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这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质

能力目标:学生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中,锻炼和发展了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是认识问

题和提出假设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对过有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亲自参与到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来,使学生在自主探

究式学习中,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迸发创新精神并形成合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与植物细胞吸水相关的知识,在前一章中又掌握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因此理解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我校的学生思维敏捷,而且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动脑来思考问题,因此给他们提供探究的平台,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验来解决问题,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

四、教法选择

本节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加入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设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整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给同学展示两根萝卜条(用同一根据萝卜条的变化判断动中来,激发学生的求个打孔器打出,一个浸泡在清水哪个瓶装的是蔗糖溶液,知欲望,使他们带着极中,一个浸泡在蔗糖溶液中)。 哪个瓶装的是清水? 大的热情来探索:植物体怎样吸收水分? 1. 演示渗透作用的实验 2. 逐步引导同学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 玻璃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渗透作用的概念) ② 如果把量筒内的清水换成与半透袋里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的话,会怎样。 ③ 如果把半透膜换成全透膜的话,会怎样? 3. 引导同学总结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哪些条件。 1.引导同学作出假设。植物细胞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或吸水呢? 2.指出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 3.指导同学们进行探究实验。 4.引导同学们分析实验的结果,讲解质壁分离和复原。 5.从理论上来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满足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重点讲述原生质层的概念。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回答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浸泡在清水和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分别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渗透作用原理 1.预测渗透作用的实验结果。 2.思考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3.自己总结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演示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小结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自己设计实验。与同学交流,确定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来证实植物细胞可以渗透失水或吸水。 3.按照既定的实验方案来进行探究实验。 4.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 按照探究教学的步骤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过程。 利用同学们自己的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的能力,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总结:两个萝卜条分别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是因为清水和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同,因而分别发生了失水和吸水的现象。 2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白了植物细胞的吸水过程。解开了在刚上课时留下的疑惑,提高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理论 应用 提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在糖拌柿子的时候,盘子里会有很多水? ②咸黄瓜还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吗? 联系生活经验和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答两个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很好的把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一、渗透作用 1、概念 半透膜 2、条件 浓度差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质壁分离 1、实验 质壁分离的复原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分析 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3、结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设计,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彻底突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他们提高了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生物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解决其他的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测得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

3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分别用清水和蔗糖 溶液浸泡的两个萝卜条 观察试验,思考为什么两个萝卜条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预测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 渗透作用原理 演示渗透作用的实验 总结: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 交流、确定方案 分组动手实验 表达交流 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理论分析 分析成熟植物细胞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探究实验 得出结论 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可以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课堂小结 提出课前的问题: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呢? 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课前问题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说课教案 - 图文 的文档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说课教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1n98d7um5nrap1rg1l036aw5tvqk00xn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