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15)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和省委十次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县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有力地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结合纳雍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纳雍县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农业产业文化,进一步繁荣纳雍文化事业,发展壮大纳雍文化产业,进一步增强纳雍核心竞争力。
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产业的思路来规划和推进,实行企业化经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把握市场导向,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
1
处理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切实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靠产业政策来规范,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地域特色与对外开放相融合的原则。努力将纳雍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的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坚持以大开放的姿态办文化,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4、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市场需求大、竞争力强、关联性大的重点项目率先突破;引导基础好,特色文化浓,人流、物流旺的重点区域率先发展;扶持经济效益好,运行机制活,扩张能力强的企业率先做大做强,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5、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促进的原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两大既相互交叉渗透又相互独立的不同形态。根据其不同属性,采取分类指导和不同的政策措施,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原则。用文化元素包装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市场吸引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规模和市场,搭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
7、坚持城乡文化发展相统筹的原则。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需求,努力改善农村文化环境。
二、纳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
1、文化产业总量登上新台阶。从2012年起,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左右。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左右;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
2、文化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达到新水平。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层次得到有效提升。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科技含量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文化产品开发高品位、企业运营高效率、各项设施高标准、发展环境高质量、服务管理高水平、从业人员高素质,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达到新的水平。产业区块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重点培育县城滚山珠综合文化产业园区、总溪河-枪杆岩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卧这古城水西文化娱乐园区、勺窝川青人文化为业园区、野鹿山休闲度假文化园。到2015年,全县形成3个知名文化区域品牌, 4个产值超5000万的重点文化区块,成为纳雍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3、体制和机制充满活力。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以公有制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经营活的企业集团。
4、现代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重点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一批标志性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和一批有特色的基层文化设施,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文化需求。县城的设施要能够承办相关省级、国家级文化活动,城镇的设施要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尽快建成文化产业网络。到2015年,全县城乡人均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平方米,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公益性与经营性有机分工、融合发展的全县文化设施网络。
3
5、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纳雍滚山珠、纳雍苗族蜡染剌绣是我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加以打造、提升、开发。积极将纳雍彝族羊皮大书、纳雍民间散花等收集整理申报为新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开发利用。努力打造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培育茶文化,使之成为绿色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新的支柱产业。挖掘打造好卧这古城(唐时的汤望州治所、明代的水西宣慰府)文化,展现纳雍历史文化魅力。同时,大力发展信息、网络、创意等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特色互补的区域文化格局,使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6、文化体制不断完善,环境得到优化。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合理、调控得当、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文化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文化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文化人才不断集聚,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三、打造三大品牌,建设三个基地
根据纳雍实际,我们要着力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和建设三个文化基地。
三大文化品牌:
1、打造以“滚山珠”苗族芦笙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品牌。
我县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滚山珠”和苗族蜡染剌绣是我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彝文化和穿青人文化底蕴深厚,巫鬼文化神秘离奇,丧葬文化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一是要成立“滚山珠”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