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山珠文化产业园作为全县综合性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在今年年底纳入县城第四轮总体修编规划,2012年开始由政府征地拆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编制产业园项目库,并开展项目引资工作,2013年开始部份项目建设,2015年初具规模。其中,滚山珠文化传播大楼由政府投入建设,其它项目为招商引资做房地产开发,然后由工商管理部门按规划要求划行归市。
二是建设总溪河-枪杆岩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以总溪河-九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为龙头,以举办品玛瑙红-观民族风-漂总溪河生态旅游文化节、赏花节、观音节(民间)、火把节、滚山珠艺术节和红色文化旅游等为载体,把总溪河-枪杆岩打造成贵州品牌旅游点。
1、在总溪河入口两岸打造精品农家乐园和农业生态观光园。 2、在枪杆岩打造苗族风情园一个。
3、在总溪河入口和枪杆岩各建设大型演艺场一个、大型停车场一个。
4、在该园区着力打造一台以滚山珠为主的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剧,并把民间散花、山歌、彝族酒歌、民间小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包装引入园区。
该项目要与总溪河-九洞天旅游规划相融合。
三是建设卧这古城文化娱乐园。卧这古城唐朝时是汤望州治所,明代成化十五年后为水西宣慰的办公府地。在卧这办公的宣慰中,安贵荣、安万铨、安坤等在水西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贵荣和明代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王明阳有密切交往。过去水西宣慰只能在贵阳居住办公。明朝明文规定“治所设于贵阳,安氏无事不得擅还水西”。
9
明成化十五年安贵荣参与西堡狮子孔平叛有功,嘉奖正三品朝服,昭勇将军诰。至此许其以时巡历所部,趣办贡赋,暂还水西。……后遂居水西。安贵荣的居所在大明兵部主事王守仁(阳明)给贵荣的书信来往中提到“使君称疾归卧”。卧即卧这。安贵荣的故里便是卧这城,最早的水西宣慰府为安贵荣所建,确切时间应为明成化十五年后(即公元1478年)。自此推算,宣慰府遗址据今应有530多年的历史。
规划占地300亩,主要挖掘开发水西文化,恢复重建水西宣慰府、宣慰园林、宣慰庙、文昌阁、财神庙等古文化建筑,建成集以彝族文化为主的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以茶叶为主的农业产品开发,以农家乐和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主的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园。
四是建设勺窝穿青人文化产业园。挖掘穿青人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包括穿青人仿古民居建设、穿青人民俗,穿青人饮食文化等,与吊水岩瀑布景区及沿河景观开发和五一村天生桥自然景区开发相结合。
五是建设野鹿山休闲度假山庄。依托黔西北民居建筑群和野鹿山独特的自然环境,打造野鹿山休闲度假山庄,使之成为融“避暑度假、休闲购物、风情游赏、酒吧娱乐、水岸垂钓、传统农耕文化”为一体的世外桃源休闲度假胜地。
六是各乡镇建设文化休闲娱乐园
以特色小城镇、幸福小镇、农民文化家园、五园新村建设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资源,利用地方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原生态民族风情文化等,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文化休闲娱乐园。
六、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将文化
10
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经过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与纳雍历史文化相匹配、与发展文化产业相协调,与提高全民文化生活品位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设施。
1、苗族芦笙舞等的标志符号建设
在夏蓉高速、瑞杭高速纳雍出入口、县城文化产业园区主要街道、县城部分街道和部分大型建筑物附近,设计修建一批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蹈—滚山珠为代表的文化系列标志符号牌坊、雕塑,立柱等,营造纳雍特色文化形象。
2、纳雍县影剧院
集大剧院、数字多功能放映厅和健身、演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
3、纳雍县体育场馆。
建成一个大型的纳雍县体育场馆。
4、建一座新闻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大楼)。
5、县城建成3-5个文化休闲广场。每个乡镇建成一个文化休闲广场,10%的村建有生态小化园。
6、县城建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一个科技中心。2011年每个乡镇文化站建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前所有村有文化活动室、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农家书屋。
7、推进三网整合,实施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2011年全县所有乡镇通有限电视,2015年前使用增数字电视用户10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万户。实现无线广播全覆盖。
8、2015年前建成纳雍森林公园。
影剧院和森林公园可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三网融合是政府推动、
11
国有企业运行,其它基本上是公共财政投入。
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措施
1、狠抓规划的贯彻落实。要不断完善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要完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信息,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制定年度推进计划,突出发展重点,引导投资方向,实行目标责任制。有关重点项目纳入县政府年度工作大纲,强化督查和推进力度。
2、规范文化市场准入。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以及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等不同类型,加快制定文化产业投资目录,规范文化市场准入。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环境。重点支持列入该规划的文化事业和产业项目建设。
3、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以版权、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为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县财政资金主要发挥引导功能,各级政府要适当配套。鼓励民营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参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政府要在产品定价、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指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公益性文化教育项目的捐赠,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文化项目。
4、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设立县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在500万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