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的手”教学设计
一、 启发谈话:
1、 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感情的桥梁,手是人类最神奇
的一个器官。有的手粗大有力,有的手温暖细腻,有的手稚嫩灵巧,每
个人的手都不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感受自己熟悉的手,再写写
这双手背后的故事。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谁的手呢?
2、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拉着我们手长大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她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呢。你还知道什么样的手?拓展补充并板书。
3、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好比文章的眼睛, 古今中外好多作家为了给文章拟一个好的标题直到为伊消得人憔悴。请同学们也为自己的文章补充一个好的题目。 二、开头推荐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说明开头的重要,老师给大家推荐了几个精彩的开头,你们可以借鉴一下。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的稚嫩灵巧,有的粗大有力,有的温暖细腻……有一双手总是令人难忘,那就是××那双粗粗的大手。 我握过许多的手,但都不曾留下太深印象,只有××的手在我记忆的星空中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见过的手,就好比天上的繁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些手的样子逐渐被我淡忘。有一双却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的手。
我从小到大见过各种各样的手,有柔嫩洁白的,修长灵巧的,粗糙硬实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的那双特殊的手。 三、具体描写手的样子。
1、你记忆星空里的这双手长什么样呢?回忆一下。 2、谁来说说。
3、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你的声音再大点,同学们就听的更清楚了。 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明白。 别着急,同学们都在耐心的等着。
4、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儿有几双手的具体描写,猜猜它们的主人好不好。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手指又细又长,又白又嫩,像刚出土的芦笋,光滑而又柔软。(细嫩的手,比喻)
这双手虽然没有妈妈的那样细腻,没有我的那样柔软,但是那双大手无时不刻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在他的大手下长大、成长。(对比)
这只手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非常喜欢它。他长14厘米,宽8厘米,厚2厘米,手指头又粗又短,肉乎乎的非常可爱。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右手的食指上有一个疤痕。那是我切萝卜不慎
切到手指头了,长得有点畸形,手背上有一个小黑点。(稚嫩可爱 列数字 列举事例)
她的手长长的,黑黝黝的,手背上布满了皱纹,上面骨节和青筋都露出来了。手掌上有一层层茧,非常粗糙。但这手却是勤劳的,灵巧的。
他的手长十八厘米,宽九厘米,厚三厘米。手指不多不少布着一些老茧,非常的粗糙,手上还有一道伤痕,据说是他当年当兵打仗时被弹片挂伤的。
她的手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手,最能干的手。她的手也很好看,细嫩、光滑,很有弹性,手指尖尖,就像一根根茂盛的大葱,手背摸上去就像绸子一样舒服。
一双手铺着一层厚厚的粉笔灰,手掌上纵横交错的纹路显得尤其刺目,像干旱的泥土裂痕。又粗又短的手指里里外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上安着扁平的指甲,一点弯曲的弧度也没有,像一扇毫无生气的灰白的贝壳。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的指头的肌肉上,明显凹下去两个圆圆的小坑。
5、这几双手大家一下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 6、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
7、请同学们拿出笔把你想写的那双手的样子写出来。可以用数字具体描述出手的大小,也可以通过颜色,还可以用上修辞手法。在你们写之前老师还是有点担心,怕你们写出的手一样,所以老师还要再啰
嗦一句,妈妈的手都是温暖的,爸爸的手是坚强的,老师的手是有力的,朋友的手是真诚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人人都有一双手,每个却各不相同。
四、用事例凸显手的特点
1、刚才同学们用笔表达了对手的喜爱了解,那是不是只要写清楚手的样子,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呢?
2、对,作文是用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我们还要把手的
描写和记叙结合起来。
这双手令你感受深刻,原因也许只有一个,也许有几个。其实这就是这双手最大的特点。要想把它介绍给别人,你就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表现。
3、请同学们思考,哪些具体的事例最能体现这双手的特点。你可以写一个特点,一个事例;也可以一个特点,几个事例;还可以几个特点,几个事例) 现在前后四人一组来讨论,待会儿我挑谁?你代表全组的意见,听清楚了吗?
4、同学们交流的这么热烈,老师都着急了,真想听听你们的介绍,谁来说说。
5、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说自己眼睛里的这双手了,那你来先说吧!
6、说得好极了,掌声在哪里?
说话是和别人交流,所以身要正,眼睛要正视对方,很好,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改正不良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