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信息窗2(新授)
教学内容: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提问: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
学生边展示边讲解,可能有一下方法:÷
32÷4=8(元) 8-4=4(元)
活动二、继续观察,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
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
活动三、练习巩固。 自主练习题第1题。 除减的基本练习。 活动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板书设计: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信息窗2(练习)
教学内容:第95—96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第2题:还剩几篮?
除减的练习。练习时,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将两幅图串联起来,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从信息出发或抓住“还剩下几篮”,这一问题,分析出要先求出中间问题“一共装多少篮”,再求出最后的问题。
第3题:解决问题
除加的练习。练习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第4题:一共能插多少瓶花?
除加的练习。图中的数学信息需要学生仔细去观察,找到隐含的数学信息。
第5 题:巩固乘除法口算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第6题:观察魔术箱上的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填一填。 巩固两步混合运算的练习。
第7题:
巩固乘加(减)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后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第8题:讲数学故事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课本97页内容。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