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4:38: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年级数学 版 别: 苏教版 渗透点 1 ☆ 学科内容

三(上)/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计量器具应当准确。

方法:新课引入,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要求学生用手掂一掂两袋食品的质量,估计哪一袋重一些,在用秤称一称。引导学生认识:当质量不是整千克数时,怎么办?(产生较小的质量单位克)

2.在活动中理解什么情况下用较大的计量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计量单位。 3.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 2 ☆ 学科内容

三(下)/第六单元/千米和吨/练习六/第八题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理解,应用。

方法: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 示例或说明

1.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或邻居家、亲戚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2.课上结合实际,理解一吨的实际大小。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吨水。 4.师生共同讨论:

(1)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如何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珍惜每一滴水?(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内容)

(2)说说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渗透点 3 ☆ 学科内容

三(下)/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第五题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

2.教育学生: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热爱国旗,尊重国旗。(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3.师生交流:

(1)我身边哪些地方能看到国旗?

(2)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图案构成及包含的意义。 渗透点 4 ☆ 学科内容

三(下)/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第六题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五条: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含交通信号 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标志展示,师生互动。 ☆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讨论:

如果没有这些交通标志,将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 5 ☆ 学科内容

三(下)/第十单元/统计/练习九/第四题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师生共同讨论。 ☆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植树造林的意义吗?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给小树浇水”、“给小树除草”等活动。 3.通过探讨,让学生了解到: 义务植树的意义和作用。(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 版别:苏教版 渗透点 1 ☆ 学科内容

四(上)/第4单元/平行与相交/45页想想做做/第4题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一条 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马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实施……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应用。

方法:结合实例,师生互动。 ☆ 实例或说明

1、结合本题,教会学生认识斑马线的作用,应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观察斑马线,数数有几根线?并说说斑马线的作用。(在以上问题讨论时,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

2、组织主题活动“安全过马路”,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渗透点 2 ☆ 学科内容

四(上)/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二条……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据报统计资料。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结课点睛、拓展延伸。 ☆ 示例或说明

新课结束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了解到第24~28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数的统计,还有我国四条主要河流长度情况的统计,以及各部门的经济增长情况,都要用到统计。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1.为什么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掌握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为了保证统计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据报、迟报,不得伪报、篡改。(教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相关内容) 渗透点 3 ☆ 学科内容

四(上)/第11单元/用计算器计算/103页想想做做/第4题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有关能源、资源方面的法律知识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和理解

方法: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 示例或说明

1.阅读题目后,师生共同讨论:

(1)计算3280平方米的林带,一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 (2)防风林带、防火林带各自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同学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我们应爱护森林资源,保护好我们的防护林和特种林。 3.拓展延伸:

(1)除了保护森林,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多植树造林) (2)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3月12日) 渗透点4 ☆ 学科内容

四(下)/第2单元/升和毫升/17页想想做做/你知道吗?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献血法》什么是无偿献血?

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 2.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通过无偿献血还会激发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无偿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患者解除痛苦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和理解

方法: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让学生知道献血后,器官内储存的血液马上就会补充上来,而且人体还会制造出新的血液。因此,献血一般不会伤害人的健康。

2.《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渗透点 5 ☆ 学科内

四(下)/第9单元/我们去春游/ ☆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教学要求与方法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的文档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aan4rm4l5gf8w599g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