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手脑并用、追根到底的人,我最喜欢和观念和物化材料、实际物体打交道,好动脑筋,喜欢钻研,并对其原理作深入的研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执着。我会去观察别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分析,扬长避短地借鉴有用的想法或者方法,从而快速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经常会深思熟虑、有系统地去解决问题。我偏重于研究或新产品的开发,我很喜欢设计复杂的各类机械设备。做事上我更喜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喜欢受别人的指挥或干涉。我喜欢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才干,乐于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好奇心很强,聪明,且经验丰富,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直至解决。对人直率,不擅言辞,一般不喜欢与人密切或者频繁地交往,有时有孤僻的倾向。喜欢创造性的工作,认真负责,有理性,有恒心。我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遇到争执的时候,我会愿意配合多数人的意见而妥协。
3.职业能力及职业价值观 职业能力
任何探索都是对自己重新思考和认识的过程,你在评估自己技能的过程中,是不是对自己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新的思考?对于那些你不擅长的技能,你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提高,但建议你不要选择那些以你薄弱技能为核心的工作。 以下是你认为你最擅长的5项技能:
积极学习 : 学习新知识,并能很快运用新知识 资金管理 : 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并在后期核算 安装 : 按照规范安装设备、机器、配线或程序
监察 : 监督或评估自己、他人或者组织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编程 : 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编写计算机程序
上面的这些技能是通过探索筛选出来的,又经过了你重新的梳理,希望你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思考和观察自己这些技能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将来你可以考虑选择自己的优势技能对应的职业,这样在求职中你将更有竞争力,从事工作时也更得心应手。
职业价值观 价值类型 经营取向 支配取向 志愿取向 才能取向 得分 6分 4分 5分 5分 自我实现取向 经济取向 自尊取向 家庭取向 自由取向 2分 4分 2分 5分 3分 职业价值观测评的测评结果显示,前三项是经营取向(6分)、才能取向(5分)和志愿取向(5分)。我的具体情况是:我重视拥有一个自己的天地,可以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我注重自己的专项才能,有广博的创意,希望服务于他人;我拥有很好的研究科研天赋。
通过职业测评与自我分析,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能力与弱势能力,如下: 我的优势能力 1. 独立性强; 2. 主动行动; 3. 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我的弱势能力 1. 较主观; 2. 协作性可能不够; 3. 可能比较固执; 4. 有专项才能; 5. 思维活跃,多有创意; 6. 学识广博,热爱学习; 7.具有科研精神; 8. 喜欢向别人他人; 9. 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分析:
4. 可能表现得较自负; 5. 有时不够合群; 6. 自我,有时可能不能顾全大局; 7. 比较情绪化; 8.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我可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列出每日的计划表,严格按照所列计划执行,努力锻炼自己的耐力,另外,努力做好自我调节,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情绪化发生。此外,在平时的学习过不段吸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三 职业分析
3.1 行业简析
IT的英文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产业的意思,较为广泛:目前IT业的划分方法有各式各样,其中以美国商业部的定义较为清楚和合理,它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分成IT业和非IT生产业。其中IT业又进一步划分为IT生产业和IT使用业。IT生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至于IT使用业几
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其中服务业使用IT的比例更大。由此可见,IT行业不仅仅指通信业,还包括硬件和软件业,不仅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相关的服务业,因此通信制造业只是IT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IT业的全部。
3.2 对所需人才的要求
发达国家需要IT人才,中国呢?更为迫切!根据国家计委最新公布的数字,我国软件人才目前的数量是32万人,而国务院要求2008年达到80万。在未来3年内,每年至少存在20万软件人才的缺口。据最近结束的第六界软博会软件人才论坛会议提供的信息:软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3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创新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白领;第三类是熟练程序员——软件蓝领。其中,一高一低两头的人才急缺。业内软件蓝领的需求将有15万人的空缺。另据国家教委有关信息提供:中国IT界共缺人才2000万人,如果以目前全国高校每年培训培养20万毕业生的规模计算,再需用100年也跟不上世界先进国家的规模和速度! 3.3 家庭影响
出生在云南省的一个小镇,从小生长在一个农村的家庭,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熏陶,热爱思考,从小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光耀门楣,报效祖国。如今远赴外省读书虽然不能给与我太多的帮助,但家庭里特别是父母在精神上、经济上的支持是我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的最好保障3.4 中国IT行业目前发展状况
中国IT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经过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电子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其中收录音机、电话机、彩电、彩管、音响设备、VCD和一些基础元器件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相比较欧美IT企业以及后起之秀的日本、韩国,中国IT制造业还处于产业的下游。中国许多从事加工、装配的IT企业深受价格战、高额专利费等问题的困扰。同时,随着世界上其他不发达地域的开发,中国IT制造业原来具有的劳动力和资源便宜优势也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
与IT产业紧密相关的中国电信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从1989年到1999年业务总量增长了3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3%,为同期GDP增幅的4倍以上。同期公用电信网的总资产增长了大约35倍,以每年43%的速度在增长。
中国已初步建成了8纵8横的光缆传输骨干网和大部分本地光缆网。通信网完成了从人工向自动,从模拟向数字,从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的转变。整个通信网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公用电话网的规模扩大了15倍,十年间电话普及率由1%提高到13%。 3.5 国家对IT行业的支持
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十大行业之一,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是产业技术改造和效益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