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上海中考二模语文题型分类(说明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5:29: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的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4、根据上下文,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3分)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 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15、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是从 “折柳送别”的________、原因和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 D(3 分) 15.(1)柳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2分)(2)柳树是消灾祈福的工具(2分)

16. (1) “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可表达惜别之意。(1分)

(2)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1分)(3)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1分)

17. 来历(来源)(1分)文化源头(1分)逻辑顺序(1分,有错别字扣1分)

18. 第④段(1分)。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有顽强的再生力这一特点 (2分),很好地解释了第④段的中国古代神话,棺材上的装饰以及灵车都与“柳”密切相关的原因。(2分)

【徐汇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①通常认为狮子、老虎、鲨鱼这些食物链顶端生物没有天敌,实际上它们都斗不过人类。而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是这个星球的主宰,( )实际上我们也是猎物而已,( )蚊子确实以我们为食。②公元2015年,由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引起了全世界的热议与恐慌。这种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在人群中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在疫情最严重的巴西,2015年感染者多达150万人,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激增至3894例。 ③伊蚊是蚊子族裔中有名的狠角色,其代表明星是埃及伊蚊。伊蚊喜欢白天猎食,地点通常在城市,主要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和淋巴丝虫病等疾病。

④以登革热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登革热患者数目一直在显著上升,每年有5000万至5.28亿人感染,大约25000人死亡。登革热的流行区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潜在感染人口数量在25-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当然,你不要以为伊蚊传播的其他疾病就是小角色,比如你去查一下黄热病,就会发现历史上感染几十万几百万人并导致数万人死亡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因此,伊蚊是货真价实的“职业杀手”。

⑤另一个狠角色是按蚊,代表明星则是斯氏按蚊。按蚊喜欢夜晚出没,地点通常在郊区,传播的是大名鼎鼎的疟疾。疟疾病例每年达3-5千万,流行区域主要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南部,潜在感染人口数量在3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2015年为例,共有97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疟疾,报道的感染数量超过2140万,导致43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儿童。WHO在2016年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毫不夸张地说,按蚊也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⑥既然蚊子与人类有如此大的血海深仇,为什么不彻底把它干掉?当然,对付蚊子不是没有办法,我们祖先最早不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武器——手掌嘛。不过,副作用是有点疼并且效率不高。当然人们也试过蚊香、引诱器和杀虫剂,但似乎都治标不治本。 ⑦难道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吗?当然有,比如近年来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研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蚊子的后代失去生存能力,最终达到种群“自毁”的目的。这种方法目前看来,效果不错。但“转基因”可能带来的变化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转基蚊是否会改变生态系统的构成,是否会对人类的繁衍生息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人们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总是充满忧虑??

14、为第①段括号处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3分)

A.那么 然而 B.所以 但是 C.然而 因为 D.不但 而且

15、第②段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其作用

是 (3分)

16、文章将伊蚊和按蚊做了以下几方面比

较: 、 、 主要传播的疾病,以及疾病的流行区域、 。

17、下面句子放在文章第( )段和( )段之间最合适,理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每年因伊蚊、按蚊叮咬致死的人数约有七十多万。

18、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将蚊子拍死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灭蚊方法 B.蚊香、诱捕器、杀虫剂等对灭蚊子毫无效果 C.转基因蚊虽然能有效灭蚊但可能会带来不可知的灾难 D.作者认为用转基因技术灭蚊是有效的,应大力推广。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14. (3 分)C

15. (3分)用具体的数据(列数字)说明蚊子(伊蚊)带来寨卡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之严重;也是用热议事件(人们身边发生的事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蚊子的说明。 16. (6分,每空2分)猎食时间 猎食地点 致病数据 17. (4分)第⑤段和⑥段

答题要点:需理清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第③段紧接第②段介绍伊蚊。第⑤段 又承接上文介绍“另一个”按蚊。介绍了两种蚊子之后说明其共同造成的危害之大——致死人数,然后才有下文第⑥段灭蚊对策的说明。 18. (3 分)C

2016上海中考二模语文题型分类(说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cja58fk51qw0a8dn4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