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雷雨》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2 1:5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雷雨》导学案(一)

高二语文 编写人:杨晓燕 审稿人:任玉芳 2009年2月15日

年级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有关常识,作者及《雷雨》简介;

2、通过剧情发展及人物台词,理清戏剧冲突,抓住主要矛盾;

3、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学习重点】

通过剧情发展及人物台词,理清戏剧冲突,抓住主要矛盾。

【学习难点】

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学法指导】

分角色朗读 分析点拨

【知识链接】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容量大小和结构形式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表演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作品内容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作品所写题材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等。

欣赏戏剧作品,一要认真阅读剧本,了解戏剧冲突,分清主要冲突及冲突的实质,进而明确主题;二要深入品味人物语言,从而了解人物心理及思想感情,把握人物形象。

2、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剧作家。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

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学习过程】

一、字词学习(A级)

1、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缜密( ) 伺候( ) 谛听( ) 惊愕( ) 规矩( ) 离间( ) 沉吟( ) 汗涔涔( ) 守本分( ) 江堤( ) 2、解词。 谛听: 昧心:

汗涔涔: 门当户对: 奄奄一息: 痛不欲生: 一帆风顺: 走投无路: 3、词语辨析。 ①工夫·功夫—— ②意气·义气—— ③伺候·侍奉—— 4、多音字。

伺候( ) 混账( ) 提醒( ) 仆人( ) 伺 混 提 仆

窥伺( ) 混蛋( ) 提防( ) 前仆后继( ) 5、形近字辨析、组词。

孽( ) 盅( ) 躁( ) 侍( ) 瞋( ) 谛( ) 燥( ) 峙( ) 慎( ) 缔( ) 蘖( ) 蛊( ) 噪( ) 恃( ) 缜( ) 蒂( ) 二、整体阅读。(B级)

1、《雷雨》(节选)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2、本课共节选了两场戏,阅读文章后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第一场戏: 第二场戏: 三、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C级)

1、此幕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2、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

3、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何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点拨:从文中找关键语句,体会前后变化,感受其间的阶级矛盾)

4、周朴园与鲁大海为何反目成仇?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搜索更多关于: 《雷雨》导学案 的文档
《雷雨》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h458svwv7yqpo85se79mzf00wrvr00it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