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公式(2)求总含盐量
S=2(BCl-+BHCO3-+BCO32-+BSO42-)
=2(33.3+24.7+19.5+5.41)
=165.8毫克当量/升
方法二:
1.按公式(1)将离子的含量换算为以毫克当量/升作单位:
成分 Cl- HCO3- CO32- SO42- Ca2+ Mg2+
含量(毫克当量/升) 33.3 24.7 19.5 5.41 0.29 1.85
2.按式8-3,式8-4求K+与Na+含量
B(K+Na)=∑-(BCa+BMg)
++2+2+
=33.3+24.7+19.5+5.41-(0.29+1.85)
=82.9-2.14=80.8毫克当量/升
A(K++Na+)=80.8×23=1858毫克/升
(因该湖水属半咸水,平均当量以23更合适些)
3.将主要离子的含量(以毫克/升单位)相加,即得总含盐量S=1181+1510+585+260+5.77+22.5+1858=5422毫克/5.42克/升。
说明:按总盐量的概念,应该是将水样中的所有盐分都算在内,即铁、硝酸盐、磷酸盐等都有包括在内,但在一般天然水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同Cl-等离子比,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在含盐量特别低的水中,这此离子的含量则不可忽略。
表8-3 离子的当量
阴离子 Ca2+ Mg2+ K+ Na+ Fe Fe3+ 2+E 20.04 12.156 SO42- Cl- 阴离子 E 35.45 48.03 39.10 22.90 27.924 61.02 HCO3- 30.00 NO3- 62.005 SiO32- 18.616 38.042 CO32- 乙、离子交换容量法
一、原理
离子义换树脂是一类具有交换离子本领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不溶于水,但有可以同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离子。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两大类: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义换树脂只能同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它又可分为强酸性树脂和弱酸性树脂两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根据其中所含的可交换的离子是H+或Na+等,而分为H型等等。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NaCl溶液浸泡,可以转为Na型,使用前用HCl溶液浸泡,作转型处理。H型强酸性树脂中含有可以用来交换的H+离子,当水溶液中含有其它阳离子时,(例如Ca2+、Mg2+、K+、Na+、NH4+、Fe2+等),它就用H+同
水中上述离子交换,交换反应是按当量数相等的关系进行的是可逆过程:
n[RH]+Men+<===>[R]nMe+nH+
式中[RH]表示H型强酸树脂的一个交换单元,Men+表示溶液中带有n 个电荷的金属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的,已经结合金
属离子的树脂,当溶液中有大量的H+时,上述反应则逆向进行。用过的树脂就根据这原理“再生”。
天然水中的阳闻子经H型强酸性树脂交换后,强酸盐类变成了相应的强酸(见下列反应1、2):氢氧化物变成了水(见反
应3):碳酸盐类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见反应4、5):
[RH]+NaCl→[RNa]+HCl (1)
2[RH]+Na2SO4→2[RNa]+H2SO4 (2)
[RH]+NaOH→[RNa]+H2O (3)
2[RH]+Na2CO3→2[RNa]+CO2+H2O (4)
[RH]+NaHCO3→[RNa]+CO2+H2O (5)
(注:以上交换反应均以
Na
为例,其它阳离子的反应与此类似)
反应1、2所得的强酸的含量可以用标准碱溶液滴定,南昌反应3、4、5所得产物H2O的量无法测定。CO2虽可测定,但很容易挥发损失。所以在用树脂交换前应把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类用强酸反应掉,换成相当的强酸盐类,再用树脂交换。这时测
定交换后水样中强酸的量,就可知水样中原先的总含盐量。
二、试剂
1. 0.02000N硼砂Na2B4O7·1OH2O(一级或二级试剂)1。9069克溶于少量纯水,转入500毫升容量瓶并稀释到刻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