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我校教导处的办事宗旨和工作目标。本学期,我校遵循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教导处职能部门的作用,按照“正确领会,整体把握,分步实施、提高实效”的工作思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为主要工作目标,切实增强改革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生管理,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工作有序、高效地向前发展,我们作出了努力,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作简要总结。
一、 增强改革意识
本学期我们在局教研室和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准确领会各级主管部门的指示意图,整体把握工作的侧重点和切入口,统筹兼顾,使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开展,既体现时代特征和教改潮流,又凸显我校的办学特色,还考虑到师生素质的共同发展。因此我校在本学期内除了抓好师生常规教育工作外,继续着手抓了以下几项工作的改革。
1、改革业务学习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学期,我们改革了业务学习的方式,改变了过去一人读多人听的局面,学习时主要讨论,让教师掌握主动权,人人参与,自主学习;《运用鲜活素材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用好新教材,努力实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后记,让你在反思中提高》等;每位教
师都写学后反思,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终身学习”,“大众教育”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教学思想。我们分批分层次组织教师去太原、长治等地听课、听讲座,学习回来把学习的精神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做汇报;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通过学习,交流、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让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县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青年教师刘云飞、李娟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张会霞在县组织的青年课堂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
2、加强教研组管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1)设立了各教研组,并任命教研组长,修订教研组职责,放大教研组长管理权限,凡是教研组内重大决策由教研组长牵头,教师讨论决定。
(2)其次,以往原本由教导处组织进行的某些活动现下放教研组内自行开展,如组织月考,集体备课、每月的月查等;既发挥了教研组的管理功能,又拓展了他们自主活动的空间,更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3)另外,我们健全教研组例会制度,虚心听取基层教师的反映,收集来自一线教师的建议和批评,每月商议工作的重点和查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通过一学期来的具体实施,我们感到,这样不仅有利于下阶段
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稳步推进。 二、增强质量意识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县统考五年级数学考得较好,语文、英语、综合科目考的不够理想。本学期如何提高五年级、毕业班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了解目前教育教学的动态,进一步认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对教师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
2、加强听课调研力度。行政人员、教研组长、教学能手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听推门课、教研课、示范课。每人一学期听课30节以上,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每人一学期听课15节以上。一方面是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质量检测,实施了“即时性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制度”,同时加强了对薄弱班级听推门课的力度。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强化管理,落实措施,提高实效。我们按照学校的要求,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本学期初,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本学期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月围绕专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鼓励教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
(2)对教师每月进行了教学常规“六认真”的抽查和考评,我们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有具体整改措施,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对照执行、纠正。
(3)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本学期为扎实稳步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各学科举行大小教研活动累计15余次。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次教研活动前先由教导处组织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深入研究、听课,并当面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开展了校级教研课9节,起到了辐射作用,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全体老师很大的启发,大家一致认为这几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师生积极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真正做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应有的发展。
(4)各年级均要打好基础,把好质量关。学科组加强了平时的单元调研和分析,教导处组织了全校期中考试,形式是:组织人员命题,单人单座,交换监考,集体阅卷;考后分语、数、英、综合4个组分别进行分析;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动态。
(5)加强学生课外辅导。为全面提高学科质量,着手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一方面提高后进学生的成绩,首先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其次有针对性地补上知识缺陷,真正提高补差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培优工作,拓展优等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的特长更特。这样,做到双管齐下,促使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增强服务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