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7 20:1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声现象

提前自学:(建议时间:20分钟) 一、自学目标:

回忆简单的声现象知识,并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结合已有经验并运用简单声现象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通过自主复习进一步感受物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二、学习过程:

回忆声现象的知识,阅读课本P25知识梳理,尝试形成本章知识网络(完成填空)。 声音 产生:声音是 。 条件:声音传播需要 ,在 不能传播传播 速度: 音调——与 有关。 特征 响度——与 有关。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 。 乐音

种类 噪声 危害 控制 传递信息——举例: 。 利用 传递能量——举例: 。 基础练习:

1、气球破裂时会听到“啪”的一声,是由于____ __振动产生的,而我们听到这个声音是靠______传播的。

2、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 __,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 __。声音在15摄氏度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 __米/秒。

3、贝多芬晚年失聪,将一根硬棒的一段抵在钢琴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区门口有禁鸣标志这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排气管中有消声器,这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市的道路两旁常常有一些透明的塑料板,这是为了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织布厂的女工在工作时要带耳罩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 B、物体振动一定能发出声音,但不一定听见 C、声音借助物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D、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不会产生噪声 7、要想改变音叉的音调,可以 ( ) A、相同的音叉用不同的劲敲 B、改用不同的音叉敲

C、改变敲音叉的锤子 D、以上办法都不行 8、关于声音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色会改变 B、音调会改变

C、响度会改变 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会改变 9、医生用的听诊器的作用是 ( )

A、使振幅增加、响度增加 B、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 D、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10、同学们也许已经注意到:许多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

这是为了 ( ) A、增加声波的反射 B 、减弱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 为了装饰豪华、美观

11、人耳能分清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0秒,要想听到回声,人离物体的距离

A、大于17米 B、大于34米 C、小于17米 D、 等于34米( ) 12、春游时,同学们在公园的大古钟旁,用力敲击大古钟,大古钟发出浑厚洪亮的声

音。但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是 ( )

A、钟声的回音 B、 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3、下列什么材料不适宜做防噪声的充填物 ( )

A、塑料 B、软木 C、棉花 D、海绵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声波弹,可以穿透许多物质,现在的防御手段都不能有效地

对抗,但是在物质中夹一层就很容易挡住,这是 ( ) A、棉花 B、铁块 C、海绵 D、 真空

15、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设空气是均匀的) ( )

A、声波波速不断减小 B、声波频率不断减小

C、声波振幅不断减小 D、声波的波速、频率、振幅均保 持不变 16、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地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7、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它的应用就是按照这两

个特点展开的。各举两个超声波的应用实例。

超声波能量大: 、 超声波沿直线传播: 、 。 18、某人在看见闪电以后8秒后听到雷声,那么发生雷击处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米?(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

19、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

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基于课堂交流、互动,使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及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进一步熟练运用声现象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例温顾旧知

二、自学知识网络交流

交流本章知识网络,明确知识框架,为对知识点的展深入认识奠定基础。

三、对“声现象”重点知识点的深入认识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进行交流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慢些

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贴于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什么现象? 如果放到月球上去做,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3、如图所示,敲响左边的音叉,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果放到月球 上去做,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kky0wvb11j03v4iv5u208bi7808n00a7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