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哪些主要特征可以把鳞翅目蛾类幼虫与膜翅目叶蜂的幼虫区分开?
膜翅目:头部额区非“人”字形,腹足6—8对,着生于第2—8腹节和第10腹节上,且末端无趾钩;鳞翅目:头部坚硬,额狭窄,呈人字形,口器咀嚼式,胸足3对,腹足5对,着生在第3—6腹节和第10腹节上,腹足末端有趾钩。 3、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①躯体分为头胸腹三个躯体;②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③胸部有3对足,通常2对膀;④腹部大多数有9—11个体节组成,末端具外生殖器;⑤经过变态过程。
4、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如何?常见类型有哪些?主要功能是什么?
基本构造:柄节、梗节、鞭节;类型:线状,刚毛状、棒状、念珠状、锯齿状;能感觉分子级的微小刺激,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
5、昆虫的口器有哪两种主要类型?造成的害状有何区别?了解口器类型与防治有何关系?
咀嚼式和刺吸式;咀嚼式造成各种形成的机械损伤,有的能把植物叶片食成缺刻,穿孔或啃叶肉留也卖,甚至把叶片全部吃光。刺吸式造成病理的和生理的伤害,常使植物呈现褪色的斑点,卷缩、皱缩、枯萎或畸形等。可根据被害状来确定是哪一类害虫,为我们选择杀虫剂提供依据。
6、昆虫的足由哪几部分构成?常见类型有哪些?各举1~2个代表性昆虫。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咐节、前咐节组成;类型:步行足(步行甲)、跳跃足(蝗虫,跳蚤的后足)、捕捉足(螳螂的前足)、开掘足(金龟子前足)、游泳足(龙虱后足)。
7、昆虫的翅由哪几部分构造?常见类型有哪些?各举1~2个代表性昆虫。 前缘、内缘,后缘、顶角、基角等。膜翅、鞘翅、缨翅、覆翅、棒翅、半鞘翅。 8、昆虫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了解繁殖方式有何意义?
方式:有性、孤雌、卵胎生和幼体、多胚生殖。意义:确定重要的施药期,而不是频繁地、无目的地施药;还可以避开害虫种群发生盛期进行种植、耕作,避免害虫大量为害
9、昆虫的幼虫和蛹各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例子说明其特点。
幼虫: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蛹:离蛹、被蛹、围蛹;特点:寡足型没有腹足,通常都是捕食性的,通称为丙型昆虫;离蛹:附肢和翅芽不贴附在身体上,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可以自由活动。 11、有效积温法则在测报及防治上有何应用?
推测昆虫在某一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预测昆虫发生期;预测昆虫发育进度;预测害虫在地理分布上的北限;推测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数值。 13、什么叫病状和病征?个有何特点?
症状:感病植物外部形态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细菌病害表现坏死、肿瘤、腐烂、变色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溢出。病症:病原物着生在植物病害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扩大病害的面积。 15、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类型;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而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需要经过环境、植物、病害三个基本因素;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它们具有植物与病原之间的二元关系,不会传染;症状:感病植物外部形态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特征,可以分为一下三类,增生型、减生型、坏死型;病症:病原物着生在受害部位,分为营养体、繁殖体和病原产生的废物。
17.何谓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各有哪些类型?
无性繁殖: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或其分化结构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类型,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有性繁殖:经过两性细胞或两个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繁殖方式,类型,休眠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8.简述真菌的生活史。说明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在病害发生中的作用。
生活史:真菌从一个孢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阶段后,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通过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在适宜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再形成新的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无性孢子迅速繁殖,造成病害的流行。有性孢子一个孢子只能产生一次,有较强的抗性,成虫第二年开始初侵染。
19、真菌各亚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亚门 营养体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鞭毛菌 无隔菌丝体 游动孢子 休眠孢子或卵孢子 接合菌 单细胞或有隔菌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丝体 半知菌 单细胞会有隔菌分生孢子 无 丝 担孢菌 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担孢子 子囊菌 菌丝体单细胞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22.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
介质传播:螨虫类、线虫、真菌,昆虫; 非介质传播:、嫁接、机械传播、种子、无性繁殖传播、花粉传播。 23.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和诊断? 植物线虫病害的病状往往表现为植物矮小、叶面变化、根部生长不良和局部畸形等似缺费症。一般在植物受害部位 特别是根结,种缨内有线虫体,可以直接或分离后镜检诊断。
24.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有哪些?影响病原物侵入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专性寄生生物、专性腐生生物、兼性寄生生物、兼性腐生生物。温度、水分、阳光、土壤等。
25.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那几种?
有病植物、病植物残体、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土壤和肥料、昆虫等传播介体。 26.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那几类?
自然动力传播:a雨水,b气流c昆虫和其他动物、主动传播、人为传播 27.论述病害流行的条件? 感病的植株,致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强,病情数量大,繁殖速度快的病原; 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而且不利于寄主抗病性的发展的环境条件。 28.试述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酶的致病作用;生长调节素的致病作用;毒素的致病作用;争夺营养。 29.试述植物的抗病机制。
结构抗病性(先天性的防御结构,后天的防御结构)生化抗(先天的固有生化抗性,后天的诱导生化抗体)
31、综合治理的含义是什么? 32、综合治理的观点有哪些?
33、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4、确立植物检疫对象的条件是什么 ? 35、园林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那些内容? 36.生物防治包括哪些方面 ? 37、化学防治法的特点? 38、农药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40、叶花果病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1、叶斑病类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2、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有哪些? 43、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有那些? 44、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发生特点有那些?
45、简述苗木猝倒和立枯病的症状特点几防治措施有那些? 46、花木白绢病的发病规律如何? 47、根节线虫病的发病规律如何? 48、海棠锈病的发病规律如何?
49、简述松材线虫病的症状特点。
51、食叶害虫有哪几大类?他们各有何危害特点?
类型:刺蛾类、毒蛾类、尺蛾类、枯叶蛾类、丹蛾类、衰蛾类、夜蛾类、天蛾类、卷蛾类、叶蛾类、蝶类、叶蜂类、甲虫类、蝗虫类。
特点:繁殖能力强,发生量大,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危害范围; 大多裸露生活,虫口密度变动大;
取食叶片,消弱树势,进而导致次期性害虫大发生,造成树木死亡; 具有突发性和潜伏性。
50园林植物上的刺吸式害虫主要有哪些类型?其被害壮表现为哪些形式?
蚧虫类、蝉类、粉虱类、木虱类,蓟马类。叶片失绿,楚翔黄色斑点或红色等;
叶片卷缩,皱缩变形;新城各种虫缨;嫩枝梢变色萎焉,变曲下垂,畸形丛生,枝叶有蜜露,诱发煤污病。
52、蚧虫的个体发育史有什么特点?防治措施是什么?
体形微小,繁殖能力强,一年可发生数个世代,繁殖方式特殊,常具有世代交替和转主寄生的习性,生活史复杂,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记住的嫩梢,嫩叶上吸食危害,使芽梢枯萎卷缩。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人工防治,盆栽花卉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将蚜虫轻刷掉并及时处理刷下的蚜虫,二、粘虫板诱杀,三、保护和利用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四、药剂防治:发芽喷3—5。Be石硫合剂有无芽腋和皱缝处的越冬卵等。
53、危害园林植物的钻蛀性害虫有哪几类?是举例说明。
天牛类、象甲类、茎蜂类、潜叶蛾类、潜叶蝇类等,天牛类: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基瘤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
54、举例说明危害园林植物的天牛种类,试述其发生特点,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星天牛:以成虫啃食树干嫩皮,以幼虫钻蛀树干,输导组织被破坏,影响正常生长季观赏价值严重时被害树易风折枯死。发生特点: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基瘤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措施:适地适树,采用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人工防治利用幼虫羽化后在树冠活动一段时间,人工捕杀成虫;黄色捕虫板,用铁丝钩杀幼虫。
55、举例说明危害园林植物的木蛾种类,试述其发生特点,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以幼虫蛀食树干和根部,群集在蛀道危害,木蛾蛀道相通,蛀孔外有用丝连接的球形虫粪,轻者造成风折枝干,重者树皮环剥,全株死亡,成虫白天潜伏不动,夜间活动且趋光性,幼虫有群集性,光取食卵壳后蛀食韧皮部。措施:加检疫 人工防治利用黑光灯或性信息诱捕器诱杀成虫,及时剪除病害枝梢;钩杀主干和较大虫道内的幼虫和蛹;种植幼虫树;保护和利用天敌;化学防治。
56、当地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哪几类?如何根据被害状判别地下害虫的种类? 蛴螬类、蟋蟀类、白蚁类。根据其形态特征:幼虫、卵、蛹长度宽度色泽、胸足等进行区分
57、蝼蛄的发生危害特点有哪些,如何防治?
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 。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防治:园林技术措施、诱杀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