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2:17: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有四成人相信道滘水资源水质将会变好,有七成人表示以后会更加爱护道滘水资源。这表明人们正逐渐形成共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而且对保护水资源亦有相当信心。相信在道滘人的努力下,从前可爱的水乡必定能重现。

为了更好地保护道滘的生命之源——水,让道滘重现昔日妩媚的水乡风情,还道滘的蓝天碧水,学生们倡议全体同学、全体市民一起来保护道滘水资源。

从我做起,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不往河流里扔垃圾等。 生活污染不乱排乱放,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工厂的污水要进行排污处理,自觉进行净化。

形成保护水资源的共识,并对保护水资源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教育,人人自觉保护水资源。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与道滘的河流、溪涌亲密接触,体会到道滘水的丰盈与污染并存。实践的辛劳与实践的结果同样令人难以忘怀,成果的背后总是含着艰辛。他们兵分几路,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资料。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他们深深体会到了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很好地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获得了难得的亲身经历。

整个野外合作实践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体验与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成果得来是要通过许多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刻不容缓,让其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使其认识到自己应负有的责任,使其情感、性格变化都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升。 3.5 学生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表2 《水资源》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平均得分 教师评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A(分值) B(分值) C(分值) D(分值) 小组不能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并 且组内的每个大多数成员都不清楚具体内容.(2分) 对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不感兴趣 (6分) 自评 互评 制定计划 小组独立设定详实可行的行动进程安10% 排,并且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清楚具体内容.(10分) 小组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并且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清.(8分) 小组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组内的大多数成员大致清楚具体内容.(6分) 10 10 8 9.33 信息收集质量 能非常关注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30% 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30分) 能关注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 术(24分) 能关注本地水资源的总体情况,但兴趣不稳定(16分) 28 26 25 26.3 5

小组合作情况 学习技能 成果展示 小计 能持续专心倾听老20% 师的讲解、同学的讨论意见(20分) 基本能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观点和意见,或在指正后能改正(16分) 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基本顺畅,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12分) 能大致说出研究任务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提出一些相应 的建议(12分) 在同伴的帮助下,能简单地展示自己的作品(12分) 不能持续遵守规则,倾听他人意见和 建议(4分) 不清楚研究目标和要求,也没有相应 的想法和建议 (4分) 不能正常地展示自己的作品(4分) 18 17 17 17.3 能清楚描述研究能准确描述研究任任务的目标和要务的目标和要求,20% 求,并表达自己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的想法 (20分) (16分) 能独立或与同伴协作,多种形式熟练20% 展示自己的作品 (20分) 能独立展示作品,但形式比较单一 (16分) 优秀 18 17 17 17.3 18 17 17 17.3 92 87 84 87.7 注:1、本表作合作学习活动总评价之用。 2、评价要实事求是,自评、互评、教师评得分分别填写在相应栏内。 3、80分以上为优秀等级,70-79分为良好等级,60-69为合格等级,60分以下为不合格等级。 4、小计栏的等级评定根据“平均得分”自动变化。 4、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思考

本次野外合作学习由教师进行指导,由学生负责,学生自行设计问卷、行动方案、行动路线,并进行具体细致的分工合作,充分进行访问、调查、实地探究等,最后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撰写实践报告。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较好的探究能力,良好的分工合作精神和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整个合作学习实践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体验与教育。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成果得来是要通过许多努力的。更为重要的是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刻不容缓,让其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意识到自身应负有的责任,使其情感、性格变化都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升。这次野外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也暴露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不足等问题。

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领是:提出学习课题→形成学习小组→分解学习任务→团结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因此需要教师角色转变,由“教”变“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因时、因地、因人、因学习内容而宜,教师应根据学校和自身的条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地理课程《水资源》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取得了相对的成功:无论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都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也收获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合作学习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在改进今后的教学中有所帮助,大体如下:

4.1、野外合作学习安全要有保障

6

野外学习不同于在学校教室的学习,安全功夫一定要做好,最好能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一切才有可能。教师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可掉以轻心,只有保证整个活动过程安全有序进行,才能使这样的野外合作学习可行。[11] 4.2、目标要明确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这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这次开展合作学习,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选题时,一开始我让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内容,有的学生说《水资源》好,有的则说《士地资源》好,还有的说其他好……什么都有。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如要避免这样的局面,一开始就得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讨论,使讨论有针对性,有效果,而不是泛泛而谈。[12] 4.3、形式与内容兼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有时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表现形式就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象,形式与内容必须兼顾好,既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注重学习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任务,并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分配不同的目标任务,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其次是应对学生有一个好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4、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愿意、乐意进行合作学习,使每个人都有所表现、有所收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5、评价要科学

开展合作学习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之类的,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发言内容缺少合作结果,缺乏普遍性,这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模糊,没有把个人的见解融入到合作集体中;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让评价策略成为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个保

7

障: ①结果评价,制定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评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②过程评价,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合作精神。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

只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和可行。 5、结语

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须进行合作,合作意识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合作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而无处不在,学会合作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和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合作学习既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使学生的进取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也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的野外合作学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但这研究还是不够详细,还存在不足,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可随时操作的方案。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多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模式,以推动这种野外合作学习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启云,《初中地理常见课型的操作要领》,

《东莞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教程》2011年9月 [2] 吴郁、艾芙英,《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3]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52页 [4] 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M ](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 0 0 2年 ) [5] 梁艳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 梅松纳夫著殷世才等译《群体动力学》[ M ](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9 7 年) [7] 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0 0年 ) [8]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9] 庞效府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流程初探 》《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10] 肖成全 主编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 [11] 柳萍 编著 《野外旅游生存自救》

[12] 地理 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8

初中地理野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rsi8c1an7yqpo85nc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