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0:51: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雾滴沿射线的路线排列,显示出射线的径迹,故A项正确;由于α粒子的电离本领大,贯穿本领小,所以α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粗而直,即B项正确;由于γ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弱,所以在云室中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而细长径迹是β射线的,所以C项错误;把云室放在磁场中,由射线径迹的弯曲方向就可以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所以D项错误.

答案:AB

226

2.(多选题)228 88Ra是镭 88Ra的一种同位素,对于这两个镭的原子而言,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质量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原子序数 C.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和不同的中子数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和不同的化学性质

解析: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质量数,并且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C

3.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

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m/4发生了衰变 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8 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2

解析: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剩余的铀应该还有m/4;经过三个半衰期后还剩m/8;因为衰变产物大部分仍然留在该矿石中,所以矿石质量没有太大的改变.

答案:C

2224.238则m、n分别为( ) 92U衰变为 86Rn要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

A.2,4 B.4,2 C.4,6 D.16,6

238-222

解析:由于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则m==4,α衰变使电荷数减

4

222

少8,但由 23892U衰变为 86Rn,电荷数减少6,说明经过了2次β衰变,故B项

正确.

答案:B

5.(多选题)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405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101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源射出的是α射线 B.放射源射出的是β射线

C.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5天 D.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2.5天

解析:因厚纸板能挡住这种射线,知这种射线是穿透能力最差的α射线,选项A正确,B错误;因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个数与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成正比,10天后测出放射强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说明10天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个数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由半衰期公式知已经过了两个半衰期,故半衰期是5天.

答案:AC

241

6.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合成一个氦核的反应方程是1H+31H→2He+0n,

此反应过程产生的质量亏损为Δm.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真空中的光速为c.若1 mol氘和1 mol氚完全发生核反应生成氦,则在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

1

A.NAΔmc2 B.NAΔmc2 2

C.2NAΔmc2

D.5NAΔmc2

解析: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释放出的能量为Δmc2,1 mol

的氘核和1 mol的氚核结合成1 mol的氦核释放能量为NAΔmc2.

答案:B

190136

7.在核反应方程式 23592U+0n→38Sr+ 54Xe+kX中( )

A.X是质子,k=9 B.X是质子,k=10 C.X是中子,k=9 D.X是中子,k=10

解析:235+1=90+136+10,92+0=38+54+0,说明X的电荷数是0,质量数是1,是中子,选项D正确.

答案:D

8.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这是因为( )

A.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荷间存在很大的库仑力 B.核子具有质量且相距很近,存在很大的万有引力 C.核子间存在强大的核力 D.核子间存在着复杂磁力

解析:核反应中核能的变化是因为核子间存在着特别强大的核力,不是因为万有引力,也不是因为库仑力或磁场力,这些力与核力相比都很小,故仅C正确.

答案:C

9.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

A.1036 kg C.1013 kg

B.1018 kg D.109 kg

26

4×10E9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得Δm=2=8 kg≈10 kg. c3×10

答案:D

10.太阳放出的大量中微子向地球飞来,但实验测定的数目只有理论的三

分之一,后来科学家发现中微子在向地球传播过程中衰变成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若在衰变过程中μ子的速度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 )

A.一定与μ子同方向 B.一定与μ子反方向 C.一定与μ子在同一直线上 D.不一定与μ子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中微子衰变成μ子和τ子,满足动量守恒,μ子的速度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方向一致,τ子必定也在这条直线上.

答案:C

11.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 )

A B

C D

1t

解析:据半衰期的计算公式知,经时间t,剩余的C的质量为m=m0()τ,2

14

对应图象为一指数函数图象,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2.(多选题)用质子轰击锂核(73Li)生成两个α粒子,以此进行有名的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实验.已知质子的初动能是0.6 MeV,质子、α粒子和锂核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uz62t55y9kfa2517te4mn0g1mmhw00jls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