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案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11: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

根据美国管理会计学会1996年的调查资料,作业成本在美国应用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作业成本法在美国的应用

类别 未考虑作业成本法的公司 正在评定作业成本法的公司 已评定但是拒绝作业成本法的公司 已采纳作业成本法的公司 合计 已采纳作业成本法的公司 其中:把作业成本法用于战略决策 已完成作业分析作业成本法模型待运用 已进行作业分析,收集数据,处于设计阶段 采纳后又放弃作业成本法 公司批准实行作业成本法 美国匹兹堡大学1998年的调查显示美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情况如下:

1990年 70% 19% - 11% 100% 1995年 1996年 21% 25% 5% 41% 100% 49% 100% 100% 54% 14% 14% 2% 16% 图2作业成本的应用情况

香港1999年调查作业成本在香港的应用状况如下图所示:

图3作业成本在香港的应用情况

零售业、金融、保险机构、医疗卫生等公共品部门,甚至出现了在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应用。公司内部会计和财务是使用作业成本法信息最多的部门,其他按照使用频率依次为生产部门、产品管理、工程设计和销售部门,应用最多的领域包括生产加工、产品定价、零部件设计和确立战略重点。

案例、厦门三德兴公司的实施案例,在铁路部门的实施案例等,出版了有关作业成本的专着。但是作业成本的宣传普及还不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还没有在企业扩展开来。

推广难点与发展潜力

与传统成本法不同,作业成本法没有固定的框架和统一的模式,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施目的和核算体系,必须结和企业的实际实施。作业成本理论虽然先进,如果不能够成功实施则不能发挥作业成本的先进性。目前作业成本在国内实施主要有以下难点。

致作业成本的实施可能无主管部门,可能出现人人有责人人都不负责的情况;

与企业的体制有关,也与对作业成本的了解和理解有关,这与作业成本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另外实施作业成本法,成本在产品之间的重新分配和对作业进行核算,不可避免的导致对个人和组织

作业成本的应用已经由最初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向澳洲、亚洲和欧洲扩展,在行业应用领域方面,也有最初的制造行业扩展到商品批发、

作业成本法于1994年介绍到国内,目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的试点案例,如西安农机厂的实施

(1)实施责任主体不明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国内企业大多没有管理会计这一职位和相关部门,其功能分散在各个部门中,导

(2)企业高层认同企业高层的认同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关键。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的认同与西方国家企业的认同的存在较大差距。这可能

(3)组织行为阻力作业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全员实施。因为作业成本必须清楚企业的运作过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

的绩效的影响,受到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可能会抵制作业成本的实施。

(4)基础数据获取作业成本实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不规范,数据的采集是一个难点。在不影响实施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容易获取的数据或者已经有的数据,会大大减少实施成本。

支持,作业成本的运行与数据分析都是困难。尽快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作业成本软件,使得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并加快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是解决实施问题的关键。

作业成本法虽然具有较大的实施困难,但是也有巨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有对作业成本的客观需要。

施,并把成本核算与成本信息分析和应用结合起来,直至采取改善行动,为企业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实的基础。

规律可循,传统成本对此无能为力,作业成本作为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大有作为,作业成本法可能在这些行业取得突破,最先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对作业成本法的不正确认识

的差异,以说明作业成本的应用效果,使得读者认为作业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成本的成本扭曲,实际上这仅仅是作业成本最基本的功能。作业成本的实施是根据企业确定的实施目标进行的,它可能用于对生产过程的分析与优化,也可能用于企业内部业绩的考核。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必须为企业的目标服务。

法并不计算精确的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哲理是:模糊的正确好于绝对的错误。作业成本法追求一定程度的准确性,更追求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即成本信息对管理和企业决策有用。

实施相对简单,面向战术决策的实施通常划分作业详细,作业数目较多。企业可以采取由简到难、由局部到全面的渐进实施方法,并在运行中优化完善。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研究,一些课题超出了作业成本法本身的范围,如作业成本法与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的适应问题,如何处理作业成本法实施中的主观因素,作业成本实施与组织的相互影响问题

(5)缺乏实施工具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作业成本软件,国内还没有成熟的软件工具。没有软件工具的

(1)首先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上优于传统成本法,传统成本的巨大缺陷是作业成本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使得作业成本具有广阔的需求。

(2)低成本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主要武器,面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环境,正确的成本信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信息能够帮助企

(3)传统成本法是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不考虑企业的目标,作业成本从一开始就考虑企业的实施目标和范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

(4)当前国家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工程,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了规范的管理,能够为作业成本提供数据支持,为作业成本的实施打下坚

(5)一些非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比较复杂,如电信行业、银行、保险、铁路运输部门、医疗行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没有通用的

对于作业成本的介绍已经很多,介绍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对作业成本的理解出现偏差。以下是对作业成本法的不正确的认识:

(1)作业成本法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改变成本扭曲。一些文献介绍作业成本法时,突出了作业成本信息与传统成本信息在产品成本结果上

(2)作业成本法是精确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对一些不重要的成本项目可能简化处理,因此作业成本

(3)作业成本体系庞大,实施太难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实施规模。面向战略决策的实施通常只划分几个大的作业,

等都有待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施应用来验证分析。

应用案例

某农机厂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该企业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属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产品以销定产,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超过人工费是人工工时,其他作业动因有运输距离、准备次数、零件种类数、订单数、机器小时,客户数,通过计算,发现了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扭加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对成本信息的分析,发现生产协调、检测、修理和运输作业不增加顾客价值,这些作业的执行人员归属一个分厂管理,但是人员分布在各个车间,通过作业分析,发现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冗余,根据分析,可以裁减一半的人员,并减少相关的资源支出。通过分析,运输作业由各个车间分别提供,但是都存在能力剩余,将运输作业集中管理,可以减少三四台叉车。另外,正确的成本信息对于销售的决策也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作业成本信息以及市场行情,企业修订了部分产品的价格。

铁路运输部门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铁路运输部门的成本核算具有以下特点:(1)共同成本占运输成本的比重较大;(2)客货运输成本大多混合;(3)费用的发生期与收益期不匹配;(4)资金成本数额较大。这些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成本计算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铁路运输是许多中间活动的集合体,铁路进行投资,配置线路、信号设备、机车、车辆、编组站和枢纽等,并使用必要的材料、燃料、电力和劳动力。这些投入产生了始发站作业、正线运输、编组、调车、终点站作业和其他服务。把这些中间作业结合起来,有偿提供给旅运行作业、达到作业、行包作业几个类别,发送作业包括车站发送作业、取车调车作业,运行作业包括机车作业、客车车辆作业、列车服务作业、工务作业、信号作业、车站运转作业,到达作业包括车站到达作业、送车调车作业,行包作业包括行包到达发送作业、中转作业,以点到点运输为成本对象。建立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用的200%,成本控制不力,企业决定实施作业成本法。根据企业的工艺流程,确定了32个作业,以及各作业的作业动因,作业动因主要

曲:最大差异率达到%。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为加强成本控制,针对每个作业制定目标成本,使得目标成本可以细化到班组,增

客或货主,就形成一点到一点的运输,铁路运输成本的计算也就是点到点运输成本的计算。通过分析,把铁路运输的作业分成发送作业、

铁路部门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已可实现铁路客货运作业成本计算及其组合计算,货运任意两点、26个品类、可选车种下的变动成本、总算,客运新开列车成本的初步计算功能,面对不同的客货运高峰与低谷期,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车次和票价的调整策略。通过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层层落实经营责任制,1999年铁路部门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是企业决策信息化的一部分,本文提供了一个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的案例。案例表明,在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中,作业数量可以很多,并且数据采集不是难点。 某集团公司外贸生产中心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主要承担外贸零件的转包生产,年生产额约为300万美元。外贸加工中心主要生产喷气发动机的回转体零件,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过程容易变形;产品品种多,批量小,是典型的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模式,自实行外贸转包生产以来,外贸加工中心由于注重生产质量,与外方合作在不断扩大,生产任务相当饱满。外贸加工中心下属包括一个粗加工车间(简称一工段)和精加工车间(简称二工段)和其他附属的辅助部门,一工段主要负责毛坯加工,主要设备是普通的机加设备,二工段主要负责零件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任务,设备都是数控设备。此外,外贸加工中心还包括一个工具室、工艺室、检验室,工具室主要管理工具工装,兼管理原材料和产成品(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少);工艺室负责车间的工艺设计与修改,检验室负责所有的检验,由于生产任务重,产品质量要求高,实行全检,检验室任务繁重。此外还有调度室、主任办公室等,工作人员少,多是综合性任务。没有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有集团公司负责。

外贸加工中心生产原料由外方根据生产进度运来,产成品完工后直接发往外方,有可能做短暂存放。

成本、单位成本、车辆公里成本、列车公里成本计算,客运1000趟客车变动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车辆公里成本和列车公里成本计

虽然外贸加工中心生产的零件品种多,但是都是回转体零件,具有大致相同的工艺流程,一般的零件的工艺是:从总体上,零件加工可以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同时在粗加工阶段后安排热处理工序,热处理工序需要外协。在重要工序或者加工阶段完成之后,安排进行辅助工序,辅助工序包括纤维组织检验、磁力探伤、荧光检验、腐蚀检验等各种检验措施和洗涤去毛刺等辅助工序。在这些专项检验之外,外贸加工中心还对每一道工序之后的加工零件进行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

1999年外贸加工中心实施CIMS工程,CIMS工程包括三个分系统:工程设计制造分系统(EDMS)、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和网络数据库分系统(DB/NET)。工程设计制造分系统主要包括CAD/CAPP/CAM集成,管理信息分系统包括生产计划、调度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工具管理、订单管理和人员出勤管理等模块,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作为系统总体的支撑,其中MIS系统通过工艺管理系统实现和EDMS系统的集成。在一期CIMS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决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成本法应用试点。

成本管理现状

外贸加工中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品种法,月末核算各种不同产品的成本,企业成本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划分成两块:一是生产统计,主要是统计材料领料情况和工时消耗,二是成本核算,计算出最终产品成本。对于成本信息的分析和成本控制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2.由于公司直接和外商承包生产。产品成本是制定转包生产价格的重要依据,现有的成本核算核算口径只局限于生产过程,不仅低估了成本,而且由于外贸加工中心的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制造费用数额较大,使得产品成本信息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3.成本管理还主要停留在成本核算阶段,对于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进行比较少,无法根据成本信息对车间成本进行控制,简单的控制也只是事后的控制。

4.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速度慢,不能及时提供成本信息。准确度差,工作量大,计算效率低。

5.企业的成本没有与个人的绩效挂钩,是无法开展成本控制措施的主要原因,无法应用成本信息对企业的员工进行考核。

搜索更多关于: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案例 的文档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x3u3257d4yj364q360565jb3urou0112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